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期
编号:13184686
内镜下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脑脊液漏的处理(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何碧 潘琦 罗坤 李飞 周凯 张庭荣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统计学处理

    多组间率的比较经R×C表的x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后用x2分割进行多组间率的两两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的36例患者经修补后仍有3例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均采用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根据患者情况在7~14 d后拔除,脑脊液鼻漏消失。3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3±5)个月,无一例再发脑脊液鼻漏。239例垂体腺瘤术中脑脊液漏发生率较高的为ACTH腺瘤和直径≥3 cm腺瘤。见表1、2。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症状改善指标与同期手术术中未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经蝶窦入路术中脑脊液漏产生的原因

    (1)肿瘤大小和部位,当鞍内肿瘤逐渐生长,向前下破坏鞍底硬膜及骨质后,造成鞍底硬膜和骨质破坏,向鞍上发展,鞍膈受到牵拉逐渐扩大变薄,用取瘤钳、刮匙对肿瘤进行切除时,容易损伤鞍,膈撕破其上的蛛网膜,引起脑脊液漏;一些较大肿瘤因局部空间限制需分块切除,在对肿瘤逐块切除时,鞍膈下降的速度和程度会出现不均匀,导致部分鞍膈下降较快,造成局部鞍膈过度牵拉出现菲薄,在进一步切除鞍上肿瘤时会导致蛛网膜破裂引起脑脊液漏。(2)肿瘤的性质:同期16例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术中有6例出现了脑脊液漏,术中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37.5%,比同期其他垂体腺瘤术中发生脑脊液漏高,考虑是垂体ACTH腺瘤具有一定的侵袭性,肿瘤向上破坏鞍膈及蛛网膜,肿瘤与鞍膈和蛛网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在切除肿瘤时需要切除部分瘤周受侵袭的组织而造成脑脊液漏;(3)术者经验:这一点也是术中发生脑脊液漏的重要原因,并得到广大术者的一致认可,对术者的要求很高,需要有相当丰富的经验,由于经验欠缺,对鞍底解剖知识缺乏,对鞍前壁骨质咬除、磨除过多,或切开鞍前壁硬膜的切口过高,均容易破坏鞍前壁与鞍结节反摺处的蛛网膜,引起脑脊液漏;在用吸引器吸除肿瘤的过程中,因吸力和手法掌握不当,也容易吸破蛛网膜造成脑脊液漏;因鼻内镜视野有限,在用刮匙刮除视野外肿瘤组织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