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1期
编号:13179258
矢志不渝,钟情中西医结合事业(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1期
     2012年新年伊始年初春,我国中医界唯一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本刊顾问委员会委员陈可冀教授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陈维养教授夫妇一行伉俪,冒着严寒,前往已发现100多种药物处于野生状态的福建尤溪,考察了当地的中医药产业,并对当地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作出了“建立中药产业园,选药物资源丰富、社会需求迫切的优先开发,壮大产业规模,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促进生物医药跨区域、多学科合作,在引进高新技术和人才的同时,努力把尤溪县自身的资源转化为优良中医药产品,进而使之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等具体指导。春节后前不久,记者通过陈可冀院士的秘书,采访到了这位年过八旬的中国中西医结合第一代代表人物、新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首位获得者。

    中西兼修:做人低调,做事独到

    陈可冀院士出生于福建,小时候经常患鼻炎,常常被父亲带着去看中医;上学时家住在医院附近,常常看到过往穿梭的医生抢救病人。这些经历,如种子埋藏在心里,为他选择医学作为毕生奋斗的事业奠定了思想基础。1949年,他进入福建医学院(现福建医科大学)医学系学习西医,5年后凭借优异的成绩成为该届仅有的两名内科留校生之一,做了一名内科助教和住院医生。内科主任王中方教授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早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擅长西医,但也偶尔有兴趣给病人使用中药,“对中医药没有成见,有科学家的风格”,这对陈可冀日后踏上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起到了积极影响。1956年3月初的一天,王中方教授把陈可冀叫到办公室,问他:国家要从全国每个省抽调两名工作三年3年以上的医生到北京学习中医,你去不去?陈可冀当即就回答:没问题,可以去。就这样,陈可冀被选派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师从著名老中医冉雪峰、岳美中学习中医,成为全国首批西医学习中医人员。
, http://www.100md.com
    “冉老是一位经方派大师,他的敬业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渊博的学识,永远值得我学习。同时,他也是我的中医学术的启蒙老师。”陈可冀说,因为之前所接触的都是西医,最开始跟冉雪峰老先生学习的时候,陈可冀觉得自己像一个空空的大口袋,里面什么都没有。所以,跟着那时已经78岁高龄的冉老学习,陈可冀觉得什么都是新的,收获也很大。之后两年半的时间里,陈可冀一直跟着冉老学习中医,把脉施治,随诊抄方。有一次,一位老先生因为头疼得很厉害,自己按照《验方新编》里面一个治疗头痛的方子抓了两副服药,而且把两副服药的单子煎成了一服副药,结果方子中的“乌头”量就过大了,导致患者中毒了。陈可冀跟着冉老赶去的时候,他已经迷迷糊糊,像喝醉酒似的。冉老当即给他用了中医扶正解毒的方子,第二天病情就明显好转,第三四天基本上就好了。还有一位领导,经常消化不好,陈可冀跟着冉老去看他的时候,确诊是腹泻,用了几副服健脾消导的中药,很快就好了。这位领导原来学过西医,但对中医也很感兴趣,陈可冀在看病之余还和他有过一两次交往,并就中国医学史的分期问题请教过他。

    冉老在临诊之余,还指导陈可冀系统学习《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著作中医典籍,。他援古论今,常可背诵如流,让陈可冀看到了老一代中医学家在学术上的水滴石穿、以柔克刚的坚韧精神。作为冉老的学生,陈可冀对冉老的认真和敬业非常敬佩。冉老每次开完方子,事后还要想一想,这个方子开得对不对,哪一点儿还有不够。冉老经方、时方都用,但是特别侧重于经方,他用经方古典的方剂治好了很多病人,让陈可冀深刻体会到:古方能够治今病,真是“经久长新”。所以,陈可冀满腔热情,一心扑在了中医的学习上。那时候,西医学习中医的人员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很热爱传统的医学,;还有一种觉得几千年前的东西,虽然有些发展,但还是跟现代科学融合得不是很好,;所以,每当遇到中医跟西医理论不符合的地方,就会站出来反对。陈可冀却很坚决地选择了宽容和理解,他认为,传统文化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应该先继承下来,然后再来再给予分析它、,给予扬弃它、取舍。
, 百拇医药
    在陈可冀跟冉老学习的时候,他的才华也受到另一位著名中医的赏识,这位大师就是经方派大师岳美中先生。岳先生是当时的中医国手,他曾十多次远涉异域为外国领导人看病。陈可冀到了中医研究院,第一天上课就是听岳先生讲《金匮要略心典》,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在《金匮要略心典》这么一本很薄的书里面,居然记载了四十几40多种内科妇科的很多杂病的治疗方法,一共有二百六十二262首方子,非常实用,。直到现在,里面的方剂,陈可冀到现在还常常用于临床。岳老有一个座右铭:“治心何日能忘我,操术随时可误人。”他经常告诫学生:要忘我,不能想自己的得失,要多想病人;教学生要“勤临证、细观察,常总结,晚下笔”,;也就是说,看病的时候对病人的病情要细观察,要多分析,、多总结经验,至于写书嘛,晚一点没关系。因为在古诗词方面有共同的爱好,陈可冀和岳先生的师生感情很深,。1960年,岳先生还赠诗勉励陈可冀:“我本无才最爱才,年来更复抱痴怀,;中医宝藏靠谁发,愿与吾君好自开。” 后来,岳先生还指定要陈可冀给他整理他所有的医案,尽管那时候陈可冀已经当了两个科室的主任,工作很忙,但还是尽心尽力整理出版了《岳美中医话集》和《岳美中医案集》,获得了卫生部科技进步奖。
, http://www.100md.com
    正是得益于名师的言传身教,学西医出身的陈可冀和他的中医导师一样,数十年如一日,恪守“做人要低调,做事要独到”的理念,如今虽然已年过八旬,依然把所有最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上:尽管担任着不少学术团体和机构的领导,带着博士后和博士生,手头还有好几个有关心血管病和老年医学的重大课题,但他依然每星期都要出两次门诊,参加病房大查房、参加会诊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锲而不舍:日夜行,不怕千万里

    中医学识有了一定的累积后,陈可冀开始尝试把中西医的诊疗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结合起来。那个时候,正好中国中医研究院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合作研究包括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的心血管病,包括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陈可冀参加了这个工作,并参加了阜外医院主办的心电图学及心脏内科医生进修班,受教于心脏学家黄宛和方圻教授,在西医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也就是从那时候起,陈可冀开始做开展心血管病方面的研究,并一直坚持到现在,并取得了令业界瞩目的研究成果。, 百拇医药(何晓)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