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4期
编号:13171570
乙醇滴注法制备猴头菇多糖脂质体(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5日 刘晓明?闫云宇?毕华?崔晓燕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研究乙醇滴注法制备猴头菇多糖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 方法 采用乙醇滴注法制备猴头菇多糖脂质体;以包封率和稳定性参数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结果 最佳处方为磷脂20 mg/mL,胆固醇用量为2.0 mg/mL,VE用量为2.0 mg/mL,药液浓度为0.8 mg/mL;最佳制备工艺为水浴温度60℃,滴注速度越小越好,乳匀时间15 min,磁力搅拌速度40 r/min,按最佳处方及工艺制得的猴头菇多糖脂质体均匀圆整,包封率69.7%。 结论 乙醇滴注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优选得到的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关键词] 猴头菇多糖;脂质体;正交试验;乙醇注入法

    [中图分类号] R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4-51-03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Bull.Ex Fr.)又名猬菌、刺猬菌、小刺猴头、猴菇、猴头菇,隶属于担子菌门,齿菌科[1],是著名的药食两用菌。猴头菇,味甘,性平,归脾、胃经。猴头菇多糖是猴头菌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抗突变、防辐射等作用[2]。猴头菇多糖制成的药物和保健品深受人们喜爱,开发前景广阔。但多糖是一种不太稳定的化学物质,进入体内后,会受到各种胃肠酶的攻击而降解,失去药效活性,将其制成脂质体制剂后,可以有效地防止胃酸、脂肪酶、胰蛋白酶等对多糖的攻击;且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指数,降低药物毒性[3]。

    1 资料与方法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