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20期
编号:13149942
肝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5日 赵瑞华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另外,超声造影检查不受病灶回声强度的影响,对于低回声非典型血管瘤,同样可以进行较好的诊断,本组病例中低回声病灶样本较少,未能体现出对于低回声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据文献报道可将诊断准确率从常规超声检查时的20.7%提高到86.2%[6],可减少非典型低回声血管瘤的漏诊或误诊。另外对于延迟期提前退出的病灶超声造影后确诊仍较困难, 较小血管瘤超声造影后可呈不典型表现,需结合增强CT或其他检查以排除恶性[7],本组病例中尚未发现此类病例。

    综上所述,肝血管瘤造影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增强特点,尤其是部分病例中央区出现坏死或瘢痕可出现非强化区,但强化期延迟相肿物仍然保持强化状态为重要特点[8],仔细观察不难鉴别,肝血管瘤超声造影具有特异性表现,可以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且少见过敏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元义,冉海涛,王志刚.欧洲临床超声造影指南[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7):498-504.

    [2] 戴莹,陈敏华,严昆,吴薇,等.超声造影对不典型肝血管瘤的增强模式探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7):512-516.

    [3] 张志峰,张期莲,杨文海,等.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和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7):65-66.

    [4] 陈敏华,严昆.新型造影剂与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对肝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13(1):38-40.

    [5] 王文平.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性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8,5(1):28-30.

    [6] 胡琳,周平,李瑞珍,等.超声造影在低回声非典型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杂志,2007,14(5):1514-1516.

    [7] 刘育新,何妙贞,刘达信,等.肝海绵状小血管瘤与螺旋CT诊断价值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166-170.

    [8] 刘影,于韬,罗娅红,等.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诊断[J].中国医药科学,2011,1(8):99-101.

    (收稿日期:2013-06-1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