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6期
编号:13135226
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同性恋消极态度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5日 张楠 刘晓玲 刘宵 程翠翠 周梦迪 任璐璐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索大学生对同性恋消极态度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河北联合大学筛选的31名对同性恋态度较为消极的大学生作为实验组,31名同质学生作为对照组,针对其对同性恋的消极态度进行心理干预。在心理干预前、后施测自行编制的同性恋态度问卷。结果 心理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态度得分无显著差异,在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消极态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大学生对同性恋消极态度的改善效果明显。

    [关键词] 大学生;同性恋态度;心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 C91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6-155-03

    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1]。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同性恋群体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视野中,据著名的性社会学家李银河教授推测,中国的同性恋者占成年人口的3%~4%,即在中国约有3900~5200万的同性恋者。但由于社会传统道德、文化、法律的影响和大众传媒的不良导向[2]等多种原因,人们对于同性恋者的认同和尊重水平还比较低,同性恋者在生理、心理和人权等方面受到的歧视或者侵犯状况还普遍存在[3]。因此如何提高人们对于数量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的尊重、理解和认同是值得我们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年群体,对于同性恋的观念代表了全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向[4],而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不仅受到年级、性别、出生地和专业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课堂教学以外的其他传播途径

    的影响[5]。因此,本次研究以河北联合大学筛选出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干预对于大学生同性恋态度的干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河北联合大学在校大学生发放自编问卷400份,通过统计分析,将对同性恋消极态度得分最高的45名同学为潜在对象,通过招募和联系,最后确定31人参加心理干预,剩余人中随机抽取31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完全按照正常的教学程序学习和生活。

    1.2 方法

    1.2.1 工具 参考相关文献[6-9]自行编制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等3个方面。经信效度检验,问卷重测信度为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