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0期
编号:13128692
经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分析及《黄帝内经》对本病治疗的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李伟
第1页

    参见附件。

     痹病是伴随着传统医学的进步而得以发展的,《黄帝内经》为其发展及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对痹病的概念、病机、病位、症状及鉴别、预后等作了详尽的记载。在这部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中,除了有《痹论》、《周痹》两篇专论外,还有42篇,170处论及“痹”,其广泛深入地阐述了痹病的各方面问题。内经还提出了内外因统一的病因、病理观,把机体病痹的过程置于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之中来讨论,突出了“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辨证观。此外《内经》中还用大量的文字阐述了脏腑的发病机制与证候表现,其中不仅体现了藏象学说,内外相合的特点。更为后人提供了痹病以五脏为核的脏腑辨证方法。同时,也进一步确定了各种痹证(五体痹、三因痹及脏腑痹)在治疗中的辨证思维方法。《内经》中痹病有各种不同的分类命名方法,把四时阴阳与人之五体、五脏系统置于“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这个整体的多层次的结构上来讨论,属于动态的系统分类方法。且对痹病临床观察全面细致,对常见脉象也有较多论述,还特别在运用刺灸治疗痹证,从使用的针具,操作手法,选配穴处方上都十分精当[6-7]。也探讨了痹病预后及易感患痹的特征,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独活寄生汤为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之名方。除热痹外,均可使用本方治疗。方中独活、秦艽、防风、细辛祛风除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