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92882
血浆(1,3)-β-D葡聚糖及C-反应蛋白对真菌性血流感染的评价作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3期
     1.5 观察指标

    (1,3)-β-D葡聚糖水平<50pg/mL为阴性,50~100pg/mL为观察期,建议进行动态监测,>100pg/mL为阳性;CRP正常值为0~10mg/L;WBC正常值为(4~10)×109/L;NEU百分比正常值为50%~70%;PLT正常值为(100~300)×109/L[6]。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资料录入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组数据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方差分析法,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若不服从正态分布则运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菌落分类情况

    根据检测真菌分型将血流感染组继分为白色念珠菌组14例及非白色念珠菌组20例。其中非白色念珠菌组20例包括热带假丝酵母菌14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例、新型隐球菌3例及光滑假丝酵母菌3例。见表1。

    2.2 血流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及对照组指标情况比较

    各组间首先进行方差分析,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各项目,分别与对照组进行组间两两比较,血流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CRP、PLT、NEU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7.756;q=8.637;q=5.021;q=5.322,P<0.05);真菌感染组血浆(1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