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92881
16排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3期
     2.3 16排螺旋CT诊断敏感度、特异度

    16排螺旋CT诊断出319例患者,其中13例为其他者。敏感度为99.37%(319/321)、特异度为84.62%(11/13)。

    2.4 16排螺旋CT影像学特征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增粗、肿大,且直径超过6mm,管壁增厚,增粗部分边缘不清,且其周边组织与脂肪密度增高。部分腔内可见粪石、积液。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边、盲肠系膜的脂肪密度不均匀,可见高密度影,回肠壁、盲肠壁水肿、增厚,周围淋巴结增大,且右侧结肠旁沟、右侧髂窝或盆腔积液。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管壁出现损伤,边界不清,可见腔外粪石和(或)腔外气体。

    阑尾周围脓肿:盲肠周围有边界不清软组织密度影,且内部出现低密度的水样密度,病灶或为囊状,邻近腹膜增厚,周围和(或)盆腔有积液。

    以上影像学特征见图1~4。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临床表现明显,是由于阑尾管近端出现堵塞,导致细菌感染所致,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引发多种并发症[11]。而阑尾是中空细长的盲管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