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3年第6期
编号:13162495
独活寄生汤的内涵与外延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第6期
     【摘 要】 独活寄生汤出自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原为“腰痛”“痹证”而设。历经千年,本方已成为骨伤科临床常用方剂,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能以全新视角揭示本方,使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就其内涵与外延却鲜有论述。本文旨在对独活寄生汤的内涵与外延做一探讨,辨清内涵,拓展外延,以利今后的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内涵;外延

    独活寄生汤出自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由独活、桑寄生、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当归、干地黄、杜仲、人参、芍药、甘草15味中药组成。历千年锤炼,该方运用之广泛、研究之深入,尤其是在骨伤科的反复运用与验证,使其原有内涵与外延得以不断深化与丰富。本文旨在探讨这一千古名方的内涵与外延,为今后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1 独活寄生汤的内涵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独活寄生汤记载:“……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也,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之上有所发挥,尤其是现代药理手段的应用,以全新的视角认识这一名方,揭示它可能的作用机制,但这绝非是对其内涵的更新或补充。

    1.1 历史溯源 孙思邈专为痹证而设立独活寄生汤。在唐代以前,历代医家对于痹证都有论述.痹证病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并立专篇论述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