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7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3053372
瘀血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年第5期
     5 瘀血痹的临床意义

    对于瘀血痹,古籍文献中无确切病名能全面概括本病。娄多峰结合其发病特点,提出瘀血痹,笔者认为瘀血痹的提出具有以下临床意义:①补充了《内经》和历代医家所论不足。《内经》中已经认识到气血凝滞不通会导致痹病发生。如《素问·五脏生成》曰:“血凝于肤者为痹。”《素问·痹论》曰:“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脉涩曰痹。”《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强调了血瘀凝滞不通可致痹,但只是把瘀血阻滞作为痹病的病机来论述。王清任明确了瘀血在痹病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了痹病有瘀血,但仍未明确“瘀血致痹”。娄多峰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首次提出“瘀血”可为痹病的独立病因,并可形成以瘀血痹阻为主要表现的瘀血痹。瘀血痹的提出,补充了历代医家对痹病所论之不足,发展了中医痹病理论。②瘀血痹的提出,解决了中医风湿病学中多年未决的临床问题。自此,从证候学角度已经有了正虚痹、邪实痹、瘀血痹三种,统称为“三因三候痹”,代表着痹病证候学分类的完善和发展[3],也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中医风湿病的病种。瘀血痹作为三因三候痹之一,是按证候进行分类论治的风湿病,其病名容易理解,治疗目标明确,便于确定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疗效,在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瘀血痹的提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6 瘀血痹相关问题

    6.1 瘀血痹与邪实痹 两者均以肢体关节疼痛、拒按为特征,都表现为实证。邪实痹多为邪气偏盛,正气不衰,邪正交争剧烈,气血痹阻所致,病程较短,患者体质壮实,初起多兼表证,骨节未变形,皮肤色泽如常;多见于风湿病早中期,其实证以邪为主[11]。瘀血痹多为瘀血痹阻所致,病程多长久,多见关节刺痛,甚则畸形,筋缩,肌萎,皮肤色泽暗滞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