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46042
基于HIS数据挖掘4238份病历探讨中医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处方模式(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4期
     2.6 药物与实验室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对表7中改善明显的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中药与这些指标变化的相关性。

    选择RF、ESR、hs-CRP、C3、IgA、IgG等6个指标与药对进行关联分析,选取置信度最高的组合。见表8。

    3 讨 论

    根据药性频数分析结果,寒性、温性、平性药物出现频率最高,同时也是使用频率前3位的中药。寒性药多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平性药平和、作用较缓和,温性药物可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等功效。五味中出现及使用频率最高的依次为苦味、甘味、辛味药。RA活动期患者炎症反应强烈,而苦味药的清泄火热、通泄大便等作用可起到缓解炎症反应的作用,苦温能燥湿,亦具有一定的健脾功效。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调和药性等,RA活动期若疼痛较为剧烈,甘味药可起到缓急止痛的功效,且甘味补脾和中,可调理脾胃。辛味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多用于治气血阻滞之证。

    由表3可知,归脾(胃)、肝(胆)经中药出现频率及使用频率排名前2位。《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云:“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为后天之本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