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46094
从肝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4期
     2.3 从肝脾论治 蒋小敏[24]基于“治未病”理论,临床运用调和肝脾法(白术、黄芪、赤芍、白芍、柴胡、秦艽、青蒿等)辨治RA,立足肝脾,以健脾益气、疏肝柔肝为要,标本兼治,气血兼顾,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及阻止病情的传变有一定效果。刘瑞林等[25]认为,逍遥散主治“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证”,且《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云其可治“肢体疼痛”,临床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RA、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风湿病,疗效甚佳。姜萍等[26]认为,肝脾失调、内生风湿是早期RA发病及发展转归的重要环节,提出舒肝理脾、祛风胜湿、消肿止痛之治法,拟和痹方(当归、白芍、白术、苍术、川芎、防风等)治疗早期RA患者,并通过B超证实该方可缓解滑膜及关节损伤。张艳艳等[27]采用和痹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肝脾失调型早期RA患者,治疗24周后,治疗组ACR20达标率及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改善明显优于单纯甲氨蝶呤治疗之对照组,提示该方可降低早期RA患者疾病活动度。庞爱梅等[28]研究表明,在RA发病初期,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RANKL/OPG、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能够较影像学变化更早预示RA出现骨质破坏的可能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