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443105
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间质病变的中医病机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11期
     4 脾胃虚弱

    “脾与胃以膜相连”,脾胃同居于中焦,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SLE一般是急性期与稳定期病情交替发作,易损伤脾胃气血;SLE累及消化系统的发病率约为19.5%[22],同时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具有消化道不良反应,两者均可加重脾胃的损伤。SLE与机体的免疫低有关,脾虚与T淋巴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关联密切,脾虚时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值低,同时T淋巴细胞亚群CD4+T和CD8+T比值也会出现异常;且脾虚对影响B细胞抗体表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含量的异常[23]。“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医门法律·肺痿肺痈门》曰:“肺痿者……总由胃中津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转燥,然后成之。”当脾胃津液不足,母病及子,致肺脾俱虚,肺虚津枯,发展为肺痿。临床上,肺纤维化患者后期多伴随有咳声低微、咳痰不出、疲惫、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肺脾气虚证候。另一方面,饮食、药物、SLE本身对脾胃的损伤致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常,水液输布异常,聚湿为痰。脾不散精,痰液上输肺,痰浊阻肺,肺失宣降可见咳嗽、咳痰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指出调理脾胃为化痰的根本。痰嗽可贯穿于ILD全程,喘多见于ILD的中晚期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