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310
编号:13716145
女人二十几岁应该知道什么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日 《幸福家庭》 201310
     不久前,有一位叫梁惠王的作家发了一条微博,描述了自己到医院看病时见到的一个情景:“一次去北医三院,见一个医生正在给卖菜的中年妇女缝针。她肥硕的身体毫无羞耻地趴在小床上,两座肉山般的屁股寸草不生……”这个描述引发了几位女性的反感,作家覃里雯说:“毫无羞耻?受伤的女人被不保护隐私、不尊重病人的医生这么粗暴对待,还要被自以为文笔好的作家下作围观。”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男作家连发好几条故意戏谑的微博,说自己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地揶揄,嘲讽这些愤怒的女性是“女权神经病”。覃里雯为此写了一篇长微博《羞恥、色情和道德的惰性》给予回应。

    我们不谈论谁说的话更有道理,单是比较两者在这件事情上呈现出来的人格修养,也极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优雅和粗鄙的对话。实际上,在准备这个女性专题,采访多位知识分子的过程中,他们多次提到的一个观察角度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很长时间以来都生活在一个粗糙的社会而不知,在文明和教养都被剥离掉之后,男人女人都变得粗鄙不堪。有人说中国女人太强势,实际上是女性优雅风度的丧失,而许多中国男性,则是以粗俗为真性情,在对女性使用侮辱性词汇时毫无心理压力。我们希望女性都变得优雅,而女性的优雅是与男性的绅士风度相伴相生。

    肖青(化名)是一个在中国长大,正在美国读博士的女性,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为我刊写了一篇《我是如何成长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的文章。我们能见到的事实是,“女权主义”是在中国是被污名化得很厉害的词,光是“主义”二字已令大部分人都心生畏惧,拒绝去了解。但读了肖青的文章,读者会发现这样的女权主义者岂止不是剑拔弩张地反抗男性,反而对自己当年处处都要争强好胜的心理进行了反思,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来自男性的振振有词的言论在证据前实在不堪一击。

    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张泠描绘了百年历史中的女性影视形象的变迁,而创业者孙亚菲姐妹等人的故事,为我们描述了现今一代女性的成长之痛,相信同龄甚至比她们更年轻的许多女性都能从中找到共鸣。

    在覃里雯的长微博里提到了一个细节:每当我指出身边的女性朋友与那些常见的关于女性的陈词滥调有多么不同,我都会得到一个答案:“你们不一样嘛,是少数。”于是,“我优于其他普通女人”的优越感又成了陷阱,引诱我们放弃为女性普遍权力辩护的冲动。

    真的有那么不同?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中山大学的裴谕新前往灾区做义工,她发现地震中受到伤害的女性,两性关系这种看似私密的问题是她们长期以来难以挣脱的现实困扰。这些女性在公益组织帮助下成立了自力更生的小组,三年之后,她们已经变成自我意识觉醒、自信心增强的女性,长久以来紧张的两性关系也变得和睦和稳固。

    女性的解放,何尝不是男女的共同解放。市场上流行的那种教导女性“如何钓得并绑住金龟婿”的价值观,以及《20几岁,决定女人一生》那类书,背后那一套适者生存的心理机制,难道不也是在给男性戴上“男人必须有钱有权”的枷锁吗?

    (摘自《全球商业经典》), 百拇医药(刘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