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8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334800
乡音飘渺杳然去(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日 《幸福家庭》2018年第11期
     一

    “阿多,你再不回家,等老子找到你了,就打断你的腿!”这是严父呵斥顽皮孩童的声音,似乎没有丝毫温情,严苛里还杂有些许的粗鲁,夹有太多的暴戾。

    可是,这种声音,现如今在乡村里,已然无法听到了。

    只能,在睡梦中寻觅,在回忆里重温,在依稀幻化飘渺风声杂糅的夹层似有若无地辩认。

    这其实是一种无法复制,已然飘渺远去的乡音。

    在村子里,小孩子都先起个小名,或者叫做乳名。到读书的年龄了,老师或者家长再给起个正儿八经的学名,这是姓名,或叫名字。但是,村里人喊他们的时候,仍然用的是小时候的称谓。即便长大了,甚至老了,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依然是那个小时候就喊顺了嘴的小名。

    听家人的呼唤,孩子們大多立刻爽脆地回应了。

    但是,被父母找着去吃饭和回家的孩童,也是些极调皮甚至十分捣蛋的。

    一般来说呢,农村的小孩子还没有上学,或者已经上学了,可是那时有太多的课余时间,大家似乎都有被大赦般欣喜若狂的心理,疯一样地玩,早已经把时间概念遗忘得一干二净。

    有在机关单位里升职当官的,村里人找到办公室,大声地喊对方的小名、乳名,害得当了领导的人面子上拉不下来,可又不好发作,只好唯唯诺诺地应承着,心底里却特别不高兴。但是,真没办法,谁让彼此小时候就共水一瓢饮呢。

    如今的村子里,小孩子们一律讲普通话。那些土话啊,有的小孩子还能说出一两句,有些甚至已不会听土话了。那些个小名啊、乳名啊,早消失了。

    再过十年二十年,那些千腔百调,地方味特浓的土话、方言,恐怕就会销声匿迹。

    都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没有了土话,没有了方言的国度,距离我们心心念念的乡土文化,会有太大的落差吧。

    二

    近几年来,民宿文化受到青睐和热捧,想必有其深层次原因。

    但是,如今所谓的民宿,其实与真正的民宿却相差甚远。

    各个不同的民族,有着千差万别的民宿特色,不仅仅以几排房子,几间瓦牖铺排的农村旧房模型,就能够彰显民宿文化的。

    雨打芭蕉叶是怎样的一种意境?不同的人,不同心境之下的感受会不一样。可如今,要看到宽厚夸张的芭蕉叶,非得到芭蕉种植基地,才有可能一睹其芳容。

    昔时,瓦房后面的园子里,几蔸芭蕉树,垂下深沉肥阔的蕉叶。淅沥雨帘下,蕉叶承载着从瓦檐滴落而下的雨滴,“蓬咚蓬咚”作响,空旷而深远的响声,勾起瓦房里梦中人几多的连想和愁怅。如此的意境,如此的心境,如此的情调,现在的民宿能体现出来么?

    村子里的农家人,季节来了,家家户户都要饲养上十来只鸭子。放养资源有限,难免彼此的鸭群会有混杂起来的时候。为避免各自鸭子难于分辩,便在鸭子的爪子、鸭蹼上留下记号。有切下一个缺口的,有切下两个缺口,三个缺口的,但这样简单的标记还远远不够用,还得在鸭头、鸭蹼上留下什么印记。

    那时,好大一群鸭子被赶到村口时,几个人便同时亮开大嗓门:“桨——桨——界界界——界界界——”鸭子似乎听懂了,一家子一家子的鸭群便相互聚拢着,频率很大地歪斜着头相互招呼着,乖巧地往自家的方向蹒跚而去。一边蹒跚一边还“嘎嘎嘎”地关照着同伴,似乎在担心着,自家的“鸭兄弟”,迷恋新交上的朋友,记错了回家的路。

    可惜了,这样的呼唤声音早已经远去,这样的亲切乡音,空空的留下浓浓的乡愁。

    三

    儿时,狗吠、牛哞、羊咩、鹅歌、鸡鸣,同一个时间相互呼应,连绵起伏,组成一组完美动听的乡村固有的交响乐。这一情景,对于如今的年轻人,似乎早已经完全陌生。

    狗有灵性,人所共知。但是,狗对于主人不喜欢的东西,有时候还会有准确的揣摩和判断。

    上个世纪80年代,年青人到别的村庄找对象谈恋爱,不好好打发村子里的狗们,想必会遇上大麻烦。

    往往,小伙子们十分恼火别村的男子到自己的村子里找对象谈恋爱,这是因为,这么做,有给村里小伙子打脸的意思:你没本事谈,眼睁睁被外村人抢了去哩!

    于是,无奈之下,年青人有意识地培养起狗的警惕性,提防陌生人到村子里谈情说爱。一旦有陌生人出现,狗发现情况有异,大声狂吠。听到犬吠,狗便一呼百应地吠将起来。于是乎,村子里便异乎寻常地出现狗群的彼此呼应的奇观。那吠声似有听懂年青人的心思,同仇敌忾,态度果决。

    那个场面,那个气氛,现在到哪里找去啊?

    傍晚时分,倦鸟归巢,在外放牧一天的牛群,稀稀拉拉地回圈了。一家一头牛,最多也是母子两头。调皮点的小孩子,骑在牛背上,虽然没有牧笛,但那悠哉游哉怡然自得的神态和洋溢于脸上满满的幸福感,现在的人们很难模仿得出来。而牛草足水饱后回家的神态是知足常乐的模样。牛要展示一下这样的心境,“哞哞”地喊叫起来。靠近牛群的人们,闻得到哄哄扑面而来的牛味道,大多时候,跨过村头石桥时,一些牛还拉下一大坨牛粪,大得可以装下一筐。牛粪热气扑来,却没有奇臭味,还氤氲着草叶的新鲜味道。牛粪落地那种“嗒嗒嗒”的声音,以及四处弥漫的牛粪味,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农村绝版味道”。

    这个时间段,放牧的牲畜都纷纷地赶回。到村头了,到家了,牲畜们也要表达一种幸福快活的情感,感恩主人的辛苦,感恩大自然的恩赐,感恩生命的不易和宝贵。

    因为,每当这个时候,夕阳斜照下,炊烟袅袅中,牧笛声声里,饱食归来的牲畜们,总情不自禁地,以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呼朋引伴、相互唱和着,热情洋溢、志得意满,引以为好、知足长乐,以歌者的身份,尽情歌唱。

    四

    昔日的乡村,看到陌生人进村了,不用对方先开口,村里人总是习惯性地,主动跟客人亲切地打着招呼。 (陆明翔)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