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4年第1期
编号:13142860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5日 杨利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对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的评价。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12例,所有患者采取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用药前后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患者服药期间闭经,贫血症状得到控制,血红蛋白提高,内分泌正常。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好,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剂量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子宫出血是妇女卵巢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其他因素导致功能衰退而引发的疾病,患病群体多为40~55周岁的女性[1-3]。发病过程中会造成患者出现出血、贫血性休克等病状。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子宫出血的基本原则是对患者进行先止血,然后逐步诱导或采用其他医学方式使患者过渡至绝经期[4-5]。例如对患者施以刮宫治疗、性激素治疗、子宫切除等方式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米非司酮的主要功效是抗孕激素,因此,在进行围绝经期功能失调子宫出血疾病时采用米非司酮抑制雌激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现将我院在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子宫出血的治疗过程和结果做如下总结。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次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子宫出血的患者均为2011年2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共计112例。患者年龄分布不均,为40~55周岁之间,平均年龄46.5周岁,患病过程中,均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过贫血病状,经我院检查并记录,112例患者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为70.2g/L,误差值为1.3g/L。对参与本次医学实验的患者均满足以下标准:①超过一年的时间未注射或口服过激素类药物。②对米非司酮无过敏反应或其他重大不良反应。③心脏、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参与。④经过B超等相关检查,患病患者均为子宫内膜增长过长引起子宫出血。⑤排出患者患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变等器质性疾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