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6年第10期
编号:12967145
山药与茯苓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第10期
     【摘要】目的 探讨山药与茯苓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机制。方法 应用山药与茯苓配伍,治疗脾肾两虚、消渴等症状的患者。结果 脾肾两虚型患者经过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具有健脾益肾以及化湿祛瘀等作用,因而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肾衰竭的症状,从而降低患者的血肌酐及尿素氮,并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消渴型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消失。结论 山药与茯苓配伍补泻结合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宜病症,对于临床与保健养生具有较大研究价值。将山药与茯苓合用,其中茯苓能够渗湿降浊,且不敛邪;山药能够补脾养阴,且不伤阴。两者药物的合用补渗兼得,脾胃得健,便能起到滋补脾阴以及健脾止泻的作用,具有较大的临床研究价值。

    【关键词】山药;茯苓;配伍;临床运用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0..02

    山药味甘,性平微涩,可以生用或者炒用。在我国传统《神农本草经》中曾对山药进行如下记载:“主伤中,补虚赢,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文章将山药列为上品[1]。茯苓又可称为茯灵,甘淡平,药性平和,在临床上具有健脾、宁心以及利水渗湿等功效。山药与茯苓在我国传统中医临床上属于健脾肾化湿的常用配伍,在《本经》中将山药与茯苓列为上品[2]。其中茯苓味淡能利水,山药味甘能够起到滋补脾胃的作用,两种药物的合用属于阴阳结合,一开一合。山药茯苓合用能够治疗在临床上久病脾胃气阴不足而导致的不思饮食以及倦怠乏力等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