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6年第20期
编号:12991692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第20期
     【摘要】目的 探讨在心血管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风险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心血管内科;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0..01

    护理风险指的是在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会对患者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而且护理中,存在风险高和各类不确定的因素。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而且患者的病情变化很快,常常会出现心功能不全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风险因素

    1.2.1 意外事件因素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器官衰竭的问题,也会出现跌倒等意外的损伤,并且心血管内科的患者的血液循环能力比较差,他们长期卧床,会出现压疮。

    1.2.2 药物因素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平时要服用不同的药物,所以,在药物控制的环节上会出现药物滥用或者误用的情况。

    1.2.3 管理因素

    很多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的护理经验,他们在护理中,各项技能并不是特别的熟练,所以,会导致各类纠纷的产生。

    1.2.4 人为因素

    在护理的过程中,有个别的护理人员没有树立较高的责任意识,在对患者抢救的过程中,不能将药物准备齐全,导致患者错过抢救的最佳期限[1]。

    1.3 护理管理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仅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患者还接受护理风险管理。

    1.3.1 完善管理的制度

    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防止在护理过程中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按照病房的特征,建立抢救机制,护理工作应该进行规范化的引导,将各类风险事件进行总结。对护理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進行评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患者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措施。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发生了不良事件,应该填写报告单,对患者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2]。

    1.3.2 成立管理小组

    在心血管内科,应该成立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科室的护士长进行全权负责,定期对科室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找到问题,及时的反馈,定期对科室内的护理情况进行综合,完善护理的质量,相关的护理人员应该进行风险管理知识的学习,了解起作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1.3.3 药物护理

    在使用药物中,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及其家属明确的解释药物的机制,告知患者在使用药物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在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硝酸甘油的注射中,应该对硝酸甘油的滴速进行严格的控制。

    1.3.4 完善安全管理

    患者的病床周围应该设计好护栏,防止患者出现跌伤,确保病房内的地面清洁干燥,防止患者滑倒。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的家属经常的沟通,应该在患者上厕所的时候陪伴患者。

    1.3.5 完善业务素质

    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实际能力的分析,应该对科室内的护理人员强化培训,尤其是一些年龄小而且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应该强化相关的培训工作,强化专业培训的力度,使护理人员熟练的掌握药物的使用和医疗器械的使用,在发生突发状况后,可以及时的采取应急措施,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的考核,完善规范操作技术[3]。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见表1。

    3 讨 论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管理可以对各类风险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尽量防止各类安全问题的产生。在心血管内科,进行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对患者进行更加有效的干预,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所以,在心内科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可以掌握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在工作中可以规避风险,效果很好,防止患者在治疗中出现各类事故。

    参考文献

    [1]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胡 敏,江美芳.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2,05:906-908.

    [2]韩 莹.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01:148-149.

    [3]关 薇.基于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4:707-708., 百拇医药(谭业菊 李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