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6年第22期
编号:12990852
冠脉搭桥术后联用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第22期
     【摘要】目的 评价冠脉搭桥术后联用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冠脉搭桥术治疗,术后给予联用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血小板聚集程度,同时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并记录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花生四烯酸(AA)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桥血管通畅率为98.4%,术后随访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1%。结论 冠脉搭桥术后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冠脉搭桥术;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2.0.02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冠脉搭桥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冠脉搭桥术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远期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1]。术后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尤为关键,传统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易导致抗血小板药物抵抗[2],笔者近年来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起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有行冠脉搭桥术治疗适应症,排除合并瓣膜病者、术前血小板功能异常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其中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62.3±1.8)岁;平均病程(5.9±1.4)年;单支病变5例,双支病变26例,三支病变31例;合并症:高血压49例,高脂血症28例,糖尿病16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冠脉搭桥术前5天停用抗血小板治疗药物,术后24 h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治疗方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同时口服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术后连续用药治疗2周。同时针对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抗血小板治疗14天后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程度,包括AA及胶原(COL),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如心源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等。

    1.4 评价标准

    依据Fitzgibbon标准对术后患者的桥血管通畅情况进行评价[3]。显效(A级):血管通畅,未见狭窄或狭窄直径<50%;有效(B级):狭窄,狭窄直径在50%~99%;无效(0级):完全闭塞。桥血管通畅率=(桥血管总数-闭塞桥血管数量)/桥血管总数×100%;桥血管通畅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 果

    2.1 血小板聚集程度

    治疗后,患者的AA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CO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桥血管通畅情况

    治疗后,桥血管通畅显效5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桥血管通畅率为98.4%。

    2.3 不良心血管事件

    术后随访无心源性死亡及靶血管血运重建患者,复发心绞痛2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2例,发生急性心衰1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1%,经对症处理后痊愈。

    3 讨 论

    随着冠脉搭桥术在临床治疗冠心病中的广泛应用,其疗效得到了肯定,但术后桥血管狭窄或闭塞时常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治疗效果。术后桥血管狭窄或闭塞可能与早期血小板介导血栓形成相关,从而导致中期移植物内膜增生,晚期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表现[4]。可见血小板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为进一步预防脉搭桥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术后给予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尤为关键。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持移植血管的通畅,避免血栓形成,从而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5]。目前临床用于冠脉搭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种类较多,但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程度明显降低,桥血管通畅率高达98.4%,随访期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1%。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抗血栓药物近年来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降低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有着确切的疗效[6]。其抗血小板治疗原理为不可逆的抑制环氧化酶,从而阻断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抑制血栓烷A2的生成,从而起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替格瑞洛是一种环戊基三唑嘧啶类抗血小板药物,与传统抗血小板治疗药物氯吡格雷相比较,具有起效时间快、不会因代谢酶活性差异而致抗血小板药效个体差异的优点,替格瑞洛不仅能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无须经肝代谢激活,能可逆性地拮抗血小板表面的P2Y12受体,因此在具备更强抗血小板作用的同时,替格瑞洛亦能保持其安全性[7-8]。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抗血小板治疗效果,适用于对于氯吡格雷抵抗者[9-10]。由于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因此在临床实际用药过程中应严格把握该药用法用量,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以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保证患者安全。

    综上所述,冠脉搭桥术后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可靠,能够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安全性高,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道彧,姜 楠,王联群,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影响桥血管中远期通畅率的危险因素[J].天津医药,2013,41(5):488-489.

    [2]郭云飞,吴永健,肖文琦,等.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应用替格瑞洛临床疗效[J].临床荟萃,2015,(1):1-5.

    [3]周 力,陈 晖,李 敏,等.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和抗血小板治疗及随访[J].实用医学杂志,2014,12(23):3810-3812.

    [4]张爱玲,刘 瑶,杨莉萍,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4,13(6):350-355.

    [5]詹 冀.抗血小板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2):130-133.

    [6]刘寅强,杨白晖,张学玉,等.术前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6):86-90.

    [7]杨昭毅,向 倩,周 颖,等.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5,24(2):235-240.

    [8]王贺阳,苏 晞,沈成兴,等.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4):468-471.

    [9]刘 倩.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0):146-147.

    [10]陈 曦,张海洋,孔繁亮,等.替格瑞洛联合西洛他唑在ACS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J].山東医药,2015,55(18):43-45., 百拇医药(陈鹏操 刘辉 霍佳佳 赵圆圆 高磊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