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6年第28期
编号:13073116
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第28期
     【摘要】目的 探讨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首次确诊的心力衰竭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选取正常人群50名進行对比,分析两组cTnI、心肌酶谱及血清BNP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的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不同NYHY分级心力衰竭患者之间的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表达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可以通过测量患者心肌酶谱等表达水平间接判定患者心衰程度。

    【关键词】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8.0.01

    心力衰竭(HF)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病症,由于该病症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如不能及时得以治疗,很容易造成患者生命健康受到威胁[1]。因而,及时有效的监测心力衰竭临床指标,对了解患者病情并积极进行治疗及改善患者病情预后均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不同人群的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进行检测,了解其在各类人群中差异性,进而探求其对监测心力衰竭病情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首次确诊的心力衰竭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6.8±4.5)岁,根据心力衰竭NYHY分级,级患者11例,Ⅲ患者27例,Ⅳ级患者18例。同时选取正常健康人群5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4.6岁±5.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查方法

    对上述入选人群(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常规检验,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脏及胸片检查等。清晨空腹取静脉血5 mL后应立即加入10%EDTA溶液30 uL后放入离心机,在4℃温度下,设定转速为2000 r/min离心5 min。

    2 结 果

    经统计分析检查结果显示,心力衰竭不同NYHY分级患者的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不同NYHY分级心力衰竭患者之间的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表达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BNP是由心室分泌的一种具有利尿扩张血管、拮抗神经内分泌的一种激素,众多研究均表明[2],其在血浆中的水平对心衰程度具有积极的判定意义。 cTnI 作为判断心肌损伤程度的特异性标志物,已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认可,当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并以此判断心肌损伤程度及评估病情预后。心肌酶谱是判断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发生心肌缺血坏死及心肌细胞膜通透性程度的重要指标[3]。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心力衰竭不同NYHY分级患者的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不同NYHY分级心力衰竭患者之间的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表达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对三项指标表达水平的高低,进而判断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机率;提示心力衰竭患者的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表达水平随着心功能级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两者的关系表达呈正比关系。综上所述,临床中可以通过测量患者cTnI、心肌酶谱、血清BNP表达水平,进而间接判定患者心衰程度,同时对于判断临床中的治疗效果及评估病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岳燕军,董存元,陈素娟.血清BNP、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3,01:56-58.

    [2]郭 晋,王方莉,伍德生.cTnI、BNP及心肌酶谱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治中的临床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3,09:1370-1372.

    [3]孙德军,马同英,仲伟香,王同华,王顺吉.血清CTnI、MYO、CK-MB、BNP、HCY、CRP-U的含量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鉴别的实验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S1:271-272.

    本文编辑:刘帅帅, 百拇医药(王旭辉 董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