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6年第28期
编号:13073121
FIB与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第28期
     【摘要】目的 探讨FIB(血浆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志愿者96名作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FIB、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结果 观察组所患者的FIB、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且观察组各类型冠心病相比较同样存在明显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B与C反应蛋白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确诊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FIB;超敏C反应蛋白;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6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8.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在精神心理、膳食营养等方面变化巨大,不良生活方式、习惯普遍存在,相关心血管疾病率不断上升,在我国居民死因中居首位。冠心病发病年龄在近年渐趋年轻化,其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因而,对冠心病疑似病例进行及时诊断及及早确诊,将有利于临床治疗及改善疾病预后。近些年有报道指出,FIB、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明显关联性[1]。本研究将重点探讨FIB、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列为观察组,男54例,女42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6.6±6.4)岁;并根据疾病类型可分为:心肌梗死(AMI)患者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1例。同时选取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96名作为健康组进行对照研究,其中男52名,女44名,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7.2±6.8)岁。两组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其组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标本采集:叮嘱两组早晨空腹,然后安排专员采集空腹血液样本(3~5 mL),分离得到血清。检测:FIB含量采用美国Instrumentationlablrator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并应用美国Coulter公司生产的ACL-1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检测;操作方法及步骤严格按说明书进行。运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 Beckman Lx20),严格按照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各类型冠心病患者FIB、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然观察组中各类型冠心病相比较,心肌梗死患者FIB、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FIB、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血管病主要致病因素包括血管性因素、血流动力学因素、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血液成分异常四个方面因素;而冠心病史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病,且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随着分子生物学计数和临床检测水平的发展,学者提出FIB、hs-CRP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2]。

    FIB(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在肝功能的作用下合成的一种血浆糖蛋白,其主要作用是增强血小板聚集性进而加速凝血,但其也是体内慢性炎性反应的众多参与因素之一。hs-CRP是心血管疾病重要标志性产物,其在炎症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临床用于炎症反应的检测因子。众多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机体炎症因子水平越高;而血管内皮纤维帽周围会产生大量炎症反应,造成病灶进步扩大,这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有预测作用[3]。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所患者的FIB、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且观察组各类型冠心病相比较同样存在明显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临床中可根据FIB、hs-CRP表达水平,进而判断患者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机率或确诊患者是否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综上所述,心血管病是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的疾病,加强对该类病变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FIB与C反应蛋白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确诊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刘 勤,崔倩卫,官功昌,等.血纤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3,05:620-621.

    [2]阳育昌.CRP与FIB联合检测对心绞痛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J].当代医学,2014,29:28-29.

    [3]宋玉蓮,白若岑,刘铁峰,等.HCY、CRP、Fib、WBC水平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3:2493-2495,2509.

    本文编辑:刘帅帅, 百拇医药(袁芳 董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