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348300
观察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安全性及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7期
     【摘要】目的 此次研究以对比分析的方式讨论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则采用血塞通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检查发现,使用血塞通进行治疗的试验组有效率可达(95.83%),而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的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应产生的不良反应分别为对照组25.00%,试验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在治疗脑梗塞方面的效果较为明显,且安全性相对较高,在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方面可以推广。

    【关键词】血塞通;脑梗塞;临床;安全性;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7..01

    腦梗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病变等因素导致的脑组织供血不足,造成脑局部组织坏死等现象。其主要表现为脑动脉血液粥样硬化,并同时伴有血栓、血管狭窄等。由于脑梗死的致死率相对较高,因此,在临床上主要选择疗效较快的西药进行治疗,此次则以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安全性及效果为研究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47~76岁。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所有患者均通过生化检查、影像检查确定患有脑梗塞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治疗方式,通过降低血压、颅内压的方式减轻患者脑血管压力,并缓解脑水肿引起的并发症。试验组则在传统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另外使用血塞通进行静脉注射,其注射剂量为350 mg/dp(注意给药速度,尽量采用9%的葡萄糖溶液300 mL进行稀释),治疗周期为15 d。同时,记录对照组、试验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如肝功能异常、头昏、皮疹、咽喉干涩等。

    1.3 效果评价

    根据NIHSS评分标准,将其分为痊愈、明显有效、基本有效、无效四种类型,且治疗有效率计算公式:治疗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9.17%,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5.00%,试验组的治疗不良反应率为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作为一种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脑梗塞主要发生在高龄人群中,且男性发病几率要明显大于女性,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脑梗塞的发病率较以往明显增加,且每年因脑梗塞导致的致残率甚至高达70%。

    一般情况下,在采用血塞通治疗脑梗塞之前,多使用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药剂进行注射,使用剂量为28 mg/dp,将其融于300 mL浓度为6%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时间为25 min,连续治疗15 d。通过依达拉奉的使用,可以有效缓解脑梗塞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同时,使用血塞通则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有效改善脑部缺血症状,还有预防血小板聚集、扩张心脑血管等作用,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通过其不良反应率的统计结果来看,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血塞通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 秀.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J].西藏医药杂志.2004(02).

    [2]张群亭,高 华,许召华.血塞通治疗脑梗塞32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1999(1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百拇医药(薛珺 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