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
编号:13516216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2
     【摘要】目的 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方法 本次实验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患者50人。甲组进行三联抗凝治疗,乙組进行药物两联抗凝治疗,统计并记录甲组和乙组患者的心绞痛情况及身体指标。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乙组患者,甲组患者各项指标及心绞痛情况明显好转,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在医护工作中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情况进行分级并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成活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质量

    【中图分类号】R541.4;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01

    现阶段,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在临床中出现较为频繁,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本次实验采用不同手段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患者50人。甲组男性患者为34人,女性患者为16人,年龄在5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2.7)岁。乙组男性患者为32人女性患者为18人,年龄在49~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4±2.5)岁。甲组和乙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审核,研究对象均符合研究需要,且研究对象对实验充分了解,并自愿参与本次实验。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根据患者情况将患者分为三个等级,一级症状:出现心绞痛现象,无其它明显特征;二级症状:胸痛时间在20分钟内,在经过药物处理后症状得到改善,心脏标志物在一定程度上升高;三级症状:胸痛时间大于20分钟,心脏标志物升高大于0.1 g/L。乙组患者利用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进行药物两联抗凝治疗,并根据患者症状等级对用药量进行调整,甲组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的前提下使用氯吡格雷,统计并记录患者心绞痛情况及身体指标。

    1.3 判断标准

    统计并记录甲组及乙组患者心绞痛情况及身体指标。将心绞痛情况恢复情况分为:1级:一般情况下无症状、2级:情绪波动较大时出现心绞痛、3级:心绞痛症状在生活中较为明显、4级:心绞痛症状严重。以此作为判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下,使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检验使用x2进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1]。

    2 结 果

    研究结果显示,甲组患者1级为20人、2级为23人、3级为6人、4级为1人,乙组患者1级为9人、2级为24人、3级为10人、4级为7人。甲组和乙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甲组患者APTT明显高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APTT为(48.76±10.62)s,乙组患者APTT为(43.35±9.91)s,甲组患者ETnT为(0.01±0.02)μg/L,乙组患者ETnT为(0.05±0.01)μg/L,甲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为(50.97±7.19)%,乙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为(60.02±8.35)%,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当冠脉没有完全性闭塞时,则判断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一般将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分为一级症状、二级症状及三级症状,不同等级症状对表现存在明显差异,解决对策也各不相同。现阶段,临床上一般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处理,在对患者冠脉进行检测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药物的使用种类及数量,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出,与两联抗凝治疗相比,三联抗凝治疗在实际工作中的效果更加显著[2]。

    本次研究表明,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在医护工作中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现阶段,临床上多采用冠脉支架植入等血运重建治疗,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地区受到技术及资金的影响对药物治疗方式应用较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成活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 可,鲁 力,古东辉.不同气管插管方式对重症肺炎合并2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9,20(05):393-396.

    [2] 布尔列妮·吾力加别克,木胡牙提.替格瑞洛联合不同剂量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150+152.

    本文编辑:董 京, 百拇医药(姜建强)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