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 > 踝部骨折
编号:13508096
中药涂擦联合支具固定治疗急性足踝部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4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涂擦联合支具外固定辅助治疗急性足踝部骨折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足踝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抬高患肢、消肿药物应用及冰敷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涂擦与足踝部支具外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第1 d、3 d、5 d患肢的肿胀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第1 d、3 d、5 d的肢体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涂擦联合支具外固定可有效缓解急性足踝部骨折患者肢体的肿胀程度,缩短消肿时间。

    【关键词】中药涂擦;支具外固定;急性足踝部骨折;肢体肿胀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建筑工程的逐渐增多,创伤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足踝部皮肤软组织覆盖薄弱,且接近地面作用于足踝部的外伤暴力无法得到缓冲,易发生骨折。足踝部较髋、膝关节承载人体更大的负重,骨折后影响正常的站立及行走,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创伤后局部血管破裂及机体的炎症反应,释放炎性因子,引起静脉通透性增加,血浆、白细胞、血小板等从静脉渗出,导致肢体肿胀。足踝部骨折局部肿胀严重,易出现张力性水泡[1],是影响早期手术、增加术后切口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的消肿干预措施,减轻肿胀,最大限度缩短消肿的时间,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是骨科医护人员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中药涂擦作为一项中医治疗措施,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联合足踝部支具外固定在不影响髋、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情况下减少了骨折端的微动,可有效避免骨折部位血管的二次损伤,有利于肿胀的缓解,同时也可减轻局部疼痛,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风险。我科采用中药涂擦联合支具外固定辅助治疗急性足踝部骨折肢体肿胀,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足踝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14~68岁,平均(37.2±5.3)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1例、重物砸伤18例、车祸伤16例,强力扭伤5例;受伤部位:跟骨骨折22例、胫骨远端骨折15例、距骨骨折11例、跖骨骨折1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损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有明确的外伤史,且经X线片、CT等影像检查确诊骨折患者。(2)受伤后2~8h内入院就诊,均需手术治疗者。(3)患者皮肤软组织完整,均为闭合性骨折,且为单侧肢体受伤。(4)患者入院前未接受其它治疗者。排除标准:(1)患者有糖尿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其它疾病者。(2)病理性骨折者。(3)皮肤破损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4)有红花、当归等中药及酒精等过敏者。(5)孕妇或哺乳期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入院宣教,抬高患侧肢体,并置于功能位,给予甘露醇、七叶皂苷钠等消肿药物,受伤24小时内配合局部冰敷,4次/日、30分钟/次;根据骨折情况指导患肢有效的功能锻炼,2次/日、15分钟/次(以患者耐受为度)。若局部皮肤出现张力性水泡及时用注射器抽吸减张。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涂擦辅助足踝部支具外固定。中药涂擦的药物为红花、当归、赤芍、乳香、冰片组成,加入适量纯净水后与等量95%的酒精混合,静置14 d后取上层药汁,将棉球侵泡后即可涂于患处,每天涂擦2次。支具使用我院支具室统一订制的足托,近端位于小腿中上段、远端超过足趾约1 cm,支具内侧衬有海绵衬垫、防止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配有4条可调节式自粘带以调节松紧度。支具固定后亦可指导患肢髋、膝关节屈伸锻炼及直腿抬高等功能锻炼。涂药时将支具去掉,待药液完全吸收后重新支具固定稳妥。

    1.3 疗效评价

    比较两组患者双下肢的周径。参照王玉龙等[2]的标准,以内踝上2 cm处绕踝一周为测量点,于每天中药涂擦后测量双侧内踝上2 cm周径(2次/日)。入院时由当班护士为患者测量并记录双踝部周径,第1 d、3 d、5 d由同一位责任护士测量并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

    差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A为患侧内踝上2 cm周径均值,B为患侧与健侧差值的均值。

    3 讨 论

    肿胀是骨折部位常见的临床表现,一般在伤后24~72 h是肿胀的高峰期[3]。受伤后患者往往因对疾病的恐惧、骨折部位的疼痛及担心骨折端移位加重等导致依从性降低,早期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消肿措施,则会导致肿胀加重,消肿时间延长;患者依从性降低不能很好的配合肢體功能锻炼,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也会明显增加。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输布失常导致肢体肿胀: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脉络阻塞,腠理瘀滞致水液停滞不行而为肿胀[4]。现代医学则认为局部软组织损伤,血管破裂,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大量的炎性因子渗出致机体肿胀。本研究即采用中药涂擦联合支具固定来缓解足踝部骨折的早期肿胀,中药涂擦的药物包含红花、当归等,此类药物味辛、性温,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疏通腠理、消肿止痛的作用。酒亦性温,有温通血脉,宣散药力的作用,且易于析出药物成分,故药物在95%的酒精中侵泡后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腠理筋骨。中药涂擦直接将药物涂于患处,易于皮肤粘膜的吸收,药力直达病灶。配合支具外固定使骨折端固定稳妥,不但可以减小骨折端不稳带来的局部血管进一步损伤,从而有利于减轻血管渗出引起的肿胀,而且骨折端有效的固定也可以减轻局部疼痛,降低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肿胀消退及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卧床并发症发生。

    本研究将中药涂擦联合支具外固定辅助治疗急性足踝部骨折患者的肢体肿胀,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局部肿胀,减轻局部疼痛,且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卧床并发症发生,缩短了术前消肿时间及住院时间,是一种简单、疗效可靠的辅助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连水,郭志民,余爱玉,等.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7):52-53.

    [2] 王玉龙.康复评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 付霞丽.水凝胶冷敷贴辅助治疗骨折患者急性期肢体肿胀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29(7B):25-27.

    [4] 蔡云仙,胡柏松.冷热序贯疗法治疗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早期软组织肿胀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14,26(2):58-59., http://www.100md.com(马冬苗 李海婷)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 > 踝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