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 202013
编号:13480814
肝郁致瘀理论在胸痹治疗中的运用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3
     【摘要】胸痹发生与肝之(体)阴(用)阳的动态失衡,导致气血的病变。无论其病在气分或血分,在脏腑或经络,均能阻碍人体经络的血液畅流,导致肝郁血瘀。所以我们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注重疏肝养肝是活血化瘀治法的基础。“气滞则血滞”,肝郁气滞日久,血滞成瘀。故化瘀必先行气,“气行则血行”。欲行气者,务以疏肝为要。若气滞血凝,通其气而散其瘀则愈。所以临证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需在辨证有肝郁血瘀的前提下,确立疏肝理气为主,进而和血活血,切勿单纯补益气血,特别是滋阴养血。当在辨证有(肝肾)气、血虚损、不足的前提下,因虚致郁而瘀,治当先确立补养气血为主,进而用行气化瘀之法,切勿孤立地行气、破气或活血、破血等气分、血分药同类相加或堆砌。

    【关键词】肝郁致瘀;临床运用;胸痹

    【中图分类号】R2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3..01

    根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可归属“胸痹”范畴。目前临床上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患之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