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
编号:13480654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时机对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5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3
     【摘要】目的 探索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时机对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左心衰竭并存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选择延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组55例,选择早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分数明显上升,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于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较强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急性左心衰竭;治疗时机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3..01

    本文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以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左心衰竭并存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年龄范围32~67岁,平均年龄(48.2±2.1)岁,男性25例,女性30例。观察组55例,年龄范围31-65岁,平均年龄(46.2±2.2)岁,男性27例,女性28例。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均诊断为急性左心衰,并发Ⅱ型呼吸衰竭。②患者不存在其他严重性疾病。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其他病症;②患者拒绝参与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近,资料数据无明显差异性(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择延迟无创呼吸机通气,进行导管吸氧,记录患者治疗情况。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选择早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选择无创面罩辅助治疗,保证呼吸频率15次/min~20次/min、潮氣量8 ml/kg~10 ml/kg、氧浓度在50%-100%之间。设置呼吸末正压通气,对患者的临床情况极其动脉气血进行分析,分析两组指标,并对呼吸机的参数进行调整,进行记录,当患者出现好转情况时需要及时撤出呼吸机。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参数变化,观察指标包括动脉压、氧分压、心率、呼吸频率,分析各参数治疗前后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 18.0软件统计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动脉压、氧分压、心率、呼吸频率四项参数无统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分数明显上升,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急性左心衰竭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患者病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现该病症应立即治疗,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治疗效果[2][3]。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是当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质量,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压、氧分压、心率、呼吸频率四项参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急性左心衰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锦洪,郭美盛,白勇为.探讨早期与延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8,24(23):101-103.

    [2] 陈 喆,刘秋旻,颜卫峰.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时机选择[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8,24(03):210-212., 百拇医药(李岩)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