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养生专辑 > 长寿
编号:13664124
梁漱溟长寿两招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49
     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幼年时体弱多病,发育也很缓慢。长辈们都担心他活不久,但谁能想到他竟活到了95岁高龄呢?甚至在1986年,医生检查他的身体时,发现他的心脏跳动仍似青年。

    梁漱溟之所以健康长寿,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长期坚持吃素。梁漱溟在十四五岁时,突然对佛教来了兴趣,到处搜寻佛教经典,苦读苦思。20岁时,他还想皈依佛门,由于家人再三劝阻,才未出家,但他却开始遵守佛家戒条吃起素来。以后几十年如一日,不管什么场合,他都坚持吃素。但他的坚持也并不刻板。有一次,他的儿子见他在吃一小碟羊肝,大为吃惊,一问才知,这羊肝原来是医生开的治病良药。

    1950年3月,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招待各界人士。面对满桌丰盛菜肴,梁漱溟不为所动,只夹素菜入口。毛泽东见此情景,走到梁漱溟的座席前,笑着说:“梁先生坚持素食,清心寡欲,定长寿也。”第二天,毛泽东又在家里宴请梁漱溟等客人。梁漱溟对毛泽东说:“我是素食者,有一两样素菜就成,你们吃什么请自便,不碍我的事。”谁知毛泽东接过话来说:“不!不是一两样,统统要素食,我们今天吃饭,也要‘统一战线’嘛。”结果那一顿饭,大家都陪着梁漱溟吃素。
, http://www.100md.com
    二是少吃多动,淡泊平和。梁漱溟自谓“吃苦耐劳,摒绝嗜好,食色都很淡泊”。晚年时,有人问他长寿养生要诀,他回答说:“要说养生,我的经验可总结为:在生活上‘少吃多动’,持之以恒;在精神上气贵平和,情贵淡泊。”

    他吃饭,绝不吃饱,也绝不因食物品种多少和味道好坏而有所增减。他的食量很小,早餐是半磅牛奶,煮时加些果脯(如桃、李、杏仁、桂圆肉),佐以一两块苏打饼干或面包。正餐吃一两样青菜或豆腐,吃蛋以煮汤为多,主食为面食,极少吃米饭。对于水果,吃得较多的是桃子、西瓜、橘子、荔枝、苹果,但量少。

    对于酒,他是绝少上口的。晚年受失眠困扰,时而在睡前饮一小杯葡萄酒。平时很少饮茶,更不饮浓茶,而且饮茶量少,一天两杯就算多的了。在他55岁生日时,一位朋友一再向他敬酒,他皆勉强应付。有人问他:“先生能饮?”他答道:“平日绝不饮,但亦可应酬,多饮似不醉。吾常谓:吃饭是应酬自己,饮酒是应酬人家。”

    他不但自己吃得少,对儿孙也是如此要求。他常常带孙辈去公园玩,如在外吃饭,孙儿们回来总向奶奶抱怨诉苦,说爷爷没让他们吃饱。
, 百拇医药
    少吃多动,并持之以恒,这是梁漱溟的生活规律。他的活动,主要有四种。

    第一是静坐。他从小瘦弱多病,又爱动脑,因此从年轻时代就有失眠之苦。1919年,他受蔡元培之聘,到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不久,他的失眠症越来越严重,不得已,只好向蔡先生请假,到西直门外的极乐寺休养。极乐寺的省元老和尚指点他以静坐治疗失眠,效果颇佳,就一直坚持下来。

    第二是打太极拳。梁漱溟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练太极拳,兴致一直很高,一招一式,都认真练习揣摩,从不间断。练太极拳的地方也不拘泥,庭院、公园、过道,他都能静心习练。

    第三是散步。他常说:“俗话讲,‘人老腿先衰’,我现在对此深有体会。腿的衰老比其他器官为早,因此老年人越是懒得动,越是要活动。”他信奉“百练不如一走”之说,认为“人进行各种有套路与规范的锻炼,都必然使大脑处于回忆与思维之中,使人落于被动。唯有散步是属于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活动,听之自然,无所思索,使人处于主动”。解放后在北京,他每月购买通用月票,经常游历于中山公园、北海、紫竹院、卧佛寺、颐和园、八大处、香山等处。在90岁高龄之后,除外出郊游需人搀扶外,仍坚持在楼前楼后散步。在他的日记里,也常记有“早起写稿后去北海穿行而出”“早起去颐和园”等散步活动。即使是在“文革”遭批斗期间,他也没有中断晨起、午后的散步活动。

    第四是自我按摩。这是他数十年来持之以恒的锻炼项目。每天早上5点左右醒来,就在床上进行。在按摩过程中,不断伸腰、蹬腿、转动脖颈、吸气、呼气、屏气等,使全身都得到活动。大约按摩五十分钟,才下床洗漱、散步。, http://www.100md.com(万辛)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养生专辑 > 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