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上半月》 > 201410
编号:13660879
我家盖起全乡第一楼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410
     1983年春天,我们家盖起了二层楼房———这是当时全乡的“民间第一楼”。楼房还没盖起来,父亲就名噪一时,成了乡间的名人。

    当时的乡村,已经走出了饥饿的噩梦,但也仅仅是温饱无虞,贫困还是大家必须直面的,特别是住房,大多数人家的房子都非常破败。

    楼房在我们乡里是没有的,只有乡政府是高大威严的四层楼房。当时父亲提出盖楼房,爷爷首先不同意,他认为楼房不是庄户人家能随便盖的,那是政府才担当得起的“工程”,让父亲不要逞能,万一盖不起来糟蹋钱是小事,还不知道要让别人笑话到什么时候。

    当时父亲年近四十。父亲16岁出门,一直在铁路上工作,回家的时间非常少,多年来都是母亲一个人操持家务,既要在生产队干活,又要照顾我们几个小孩,一年到底操劳个不停。到年终结算时,家里往往要给生产队贴钱才能分到基本的口粮。母亲屡次被生产队长指责不好好劳动,所有的委屈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父亲憋着一口气,想让母亲和我们以后过上好日子,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坚持盖楼。
, 百拇医药
    下定决心的父亲,向要好的两个同事,还有在乡政府工作的舅舅借了一笔钱,加上自己的全部积蓄,开始了他的筑楼之梦。

    1983年的时候,全乡的木匠只能盖土房和砖瓦房,只有集体所有的县建筑队能够建造楼房。父亲先是请人家设计好图纸:楼房坐北朝南,上下两层,共四个房间。西边的两个房间大一点,室内净面积总共约六十平方米。敲定方案后,他又按照建筑队提供的清单,采购各种材料。水泥送过来了,先堆在以前的老屋里,用塑料纸包好以防受潮;沙子就卸在不远的打麦场上;砖头要好几万,也放在打麦场;楼板是从县城的预制板场买过来的,要三十多块;没有拉来的门窗,木匠正在加紧赶工。还有许多零碎东西,父亲或是托人,或是自己采购,忙个不停。

    4月初终于开工了,动土的时候按照乡俗杀了一只公鸡,祭献土地爷以求平安顺利。楼房的地基挖了近两米,又用电夯夯实地基,再砌砖头。许多人没见过电夯,都跑来看稀奇。还有许多人想不明白,那么重的楼板怎么能抬到楼上去,要多少小伙才能抬得动啊?
, 百拇医药
    一个多星期后,砖墙已经砌起来,就要上楼板了,建筑队拉来了卷扬机,这下大家的疑问终于有答案了。开关一按,卷扬机就轻松地转动起来,缓缓地把楼板或者砖头吊起来,提升到合适的高度。当时,爷爷和村里的不少老人都神情紧张又分外激动地坐了一回卷扬机。

    到上大梁的时候,所有的亲戚和本家的叔侄都来祝贺。爷爷和奶奶分外高兴,终于相信父亲可以盖一座洋楼了!所有来客都会带一挂鞭炮,整个早上鞭炮响个不停,分外热闹。那时候吃肉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只有逢年过节才能享受。父亲为了答谢各方亲朋和犒劳建筑队,大大方方地买了二十多斤猪肉烧菜,结果被大家吃个精光。

    一个半月后,房子主体盖好。那时,这是多么漂亮的一幢建筑:墙体裸楼的砖头是朴素的深红色;楼梯在房子东面,朝南,与地面呈完美的45度角;二楼的铁栏杆则漆成明快的浅蓝色;墙壁上有潮湿的生石灰的清新气息;地面用老鼠再也咬不动的水泥浇筑……
, 百拇医药
    如果用一个夸张的比喻,那时我们家的楼房与周围的土房相比,简直就是村庄里的“白宫”。但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的楼房虽然坚固,却非常简单,甚至粗糙,功能很不完备,没有客厅和内部卫生间,窗户也过小,存在太多的不足。但它却创造过“全乡第一座农家楼房”的光荣历史,是父母半辈子的心血结晶。

    当年造楼房时,人工费不到1000块,加上各种材料花销,总共只有近4000块。也是巧合,20年后的2003年春天,退休在家的父亲拆掉早已显得简陋的楼房,重新建了一座一层半的小洋楼。与南方农村习惯不同的是,北方人一般都住一层,二楼只放一些杂物农具,所以第二层只有两米多高,倒更像城里的阁楼。那时盖楼的费用也恰好比20年前翻了近20倍,用了80000元。

    现在想来,父亲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在全乡第一个盖起楼房,除了节俭持家之外,还与当时“工人老大哥”的社会地位有关。上世纪80年代之前,工人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无论是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待遇,都大体相当,不像现在这样有明显甚至是悬殊的差距。父亲虽然工资不高,但除了吃穿等基本的生活开销,像住房、医疗等大的花费,单位都会负担。当时我们上学的费用也比较低廉,这样他便可以集中力量在老家造房子。而今天,工人昔日的荣光早已散尽。追忆过去的岁月,不只是为了怀念。积极思考工业社会的主体———工人———他们在过去岁月的际遇,是要为今天寻找一个生动的可资对照的历史坐标。, http://www.100md.com(李武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