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上半月》 > 201410
编号:13660876
那年头编唱流行歌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日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410
     “上山下乡”时,我们刚十七八岁。由于生活单调,唱歌成了我们在劳动中忘记苦、农闲时间忘记愁的好法子。可那时,好歌却不多,有的又不能唱,大家就想着法改歌。

    那时的歌曲虽说不多,却特别流行。几个样板戏,若干首革命歌曲,人人都会来那么几句,可算得上是真正的流行歌曲。不像现在,叫的是“流行歌曲”,会唱的人反而不多。

    当时我们无论出工,还是结伴游玩,只要一张嘴,不是歌就是戏。十几个年轻人扎成堆,“哇啦、哇啦”乱喊一气,都只怕自己嗓门低。但翻来覆去的就那么几句,唱久了便总感到缺少些什么似的。于是,就寻思弄些“新花样”出来———好歌歪唱,给它变变词、改改调什么的。最终落个哄堂大笑,一阵疯狂而已。

    记得当时有一部电影叫《春苗》,里边有一首歌,开头一句是:“翠竹青青哟披霞光,春苗出土哟迎朝阳”。不知是不习惯这文绉绉的词,还是对当时的生活条件有抵触,我们一张嘴,便给它改成了“水煮青菜哟配米汤,稀里糊涂哟尿了炕”。既承袭了原歌曲的基本声调,又不乏幽默,也还算贴近当时的生活。

    那时候,生活条件确实很艰苦,凑合着能吃饱穿暖就算是不错了,根本不敢奢望有更高的要求。谁要是能有个半导体收音机,晚上闷在臭烘烘的被窝里,心惊胆战地偷听个敌台什么的,那就是“高干”待遇了,简直刺激得不得了。要学歌,只能够从村里的高音喇叭上去模仿。因喇叭音量太大,杂音多,因此,许多歌曲难免学得穿凿附会,断章取义,唱得风马牛不相及。比如我一个同学,硬是将《回延安》中的一句歌词“小米香啊延水甜”听成了“小米香啊咸菜咸”,虽然几经指出,但最终仍改不了口。

    我们将窝头戏称为“水煮糕”,编成了歌曲,套用《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曲调,将原词“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改成“捅开火,坐上锅,准备压饸饹”。一日三餐,每到饭点,灶房院里便乱成一锅粥,早饭歌“春苗”,午饭唱“阿佤”,晚饭“水煮糕”,倒也其乐无穷。就是晚上睡觉钻进被窝,嘴巴仍不得闲。当时还看了一部反映战争年代游击队员生活的电影,里面有句台词,叫作“天当房,地当床,我们睡得可香了”。我们稍作修改,便改成“烟暖房,屁暖床,我们睡得可香了”。每晚睡时,都津津乐道,自念自娱,乐此不疲。, 百拇医药(阎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