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上半月》 > 201610
编号:13623422
活出古玉般的包浆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日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610
     在上海地铁里,见一位老绅士给怀孕的女性让座,年轻女子推辞:“老伯伯,您坐,我月份还小,站得动。”

    老人答得很妙:“在你面前安然坐着,人家心里要讲:这人老糊涂了,老得自己是个男人也忘了。”

    被让座的人有点惭愧,坐下后提出要替老人拿包。老人把皮包交给女子,淡然站着。

    他明显上了年纪,拉着手环的小臂多皱而枯干,但灰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整个人精神依旧。他穿着灰色丝绸衬衣,窄腿裤,皮鞋和手表有些年头了,但依旧散发出淡淡的光泽。

    行至人民广场站,很多人下车,老人也有了座位。他并不像一般的老年人那样,拿出调到最大音量的手机,也没有开着收音机旁若无人地听保健讲座,而是从皮包里拿出一本书,专心地看着。

    被让座的女子依旧坐在他旁边,问:“伯伯,您在读什么书?”

    他微笑:“一本英文书,叫《美妙无比的痛苦》。”

    他并没有大谈读书心得,也没有建议年轻人好好读书。他读书的态度就像每天提着菜篮子去菜市场一样自然,含蓄温润,给人一份淡淡的亲切。这是岁月给予一个人的最佳礼物:在合乎自己脾性的领域里浸润良久,得到了完美的润泽,于是到了老年,才会有这样一种慈蔼淡定的面相,独立自尊的姿态,安之若素的性情。他不会热衷于在最微小的地方与人争抢利益,明里暗里嘲讽如今世风日下,就像古玉上的包浆,温润、醇厚。

    并非每个人经历了这漫长的岁月,都会活出“包浆”。成就“包浆”需要经历内心深处那些“美妙无比的痛苦”,需要经历酷暑寒冬,需要恰到好处的摩挲与反省,需要一半命运的磨砺与一半命运的垂青。只有懂得取舍的人,到了老年,才会逐渐形成那幽光内敛的表面皮壳,滑熟可喜,温润沉静。, http://www.100md.com(华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