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上半月》 > 201810
编号:13573499
制药大国正迈向创新强国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1日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810
     “要当县长就要办药厂”,这是改革开放之初,很多地方流行的一句话,它反映出当时医药工业落后,老百姓吃药困难的窘迫状况。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超过3.5万亿元,而在1979年,这个数字仅为29亿元。

    中国已是世界制药大国。有如此庞大的产业支撑,为何市场上的进口天价救命药还在不断刺激人们的神经?

    药企面临关键考验

    中国是制药大国,也是药品消费大国。预计到2019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占全球份额比例将达到14%,仅次于美国的38%。

    原研药由于前期投入巨大,通常情况下,一款创新药的研发投入至少要“双十”,即“10年时间,10亿美元”。周期长费用高不说,风险更高——药物最终通过所有临床研究的成功率不超过12%。专利拥有厂家在产权保护期内,往往会把价格定得较高,大多数人吃得起的,多是相对廉价的仿制药。

    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在已经发布的近17万个药品批文中,95%以上都是仿制药。也就是说,目前中国药品市场上的国产药,大部分为仿制药。

    傅鸿鹏是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他说:“过去几乎无药可用,国家对仿制药的审批门槛比较低。如果说国外仿制药和原研药的疗效接近程度是90%,我们以往生产出来的仿制药可能只有50%。”提高仿制药的品质是当务之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