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小肠、结肠疾病 > 阑尾炎
编号:12974308
阑尾炎术后应用抗菌药物致药物热2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4年第2期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311-02

    我院于2013年出现2例急性阑尾炎术后应用抗菌药物导致药物热,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例患者,男女各1例,分别49岁、37岁,既往健康。分别因转移性右下腹痛3天和2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均伴有发热37.5~38.0℃,均于入院后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抗菌药物均以头孢哌酮舒巴坦4.5日二次及甲硝唑250毫升日一次静脉滴注。2例患者共同特点是①术后一般情况明显好转,腹部体征呈进行性减轻,肛门排气排便,B超、腹部X线排除腹腔内脓肿、切口深部脓肿等并发症,但在术后4~7天突然出现高热或体温下降后重新高热;②2例复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在正常范围;③在每次静脉滴注用药后2小时左右出现高热,39~40℃,呈弛张热;④应用退热药效果差;⑤2例停用抗菌药物后均未再发生高热。依据以上情况确诊为抗菌药物引起的药物热。

    2 讨论

    一般情况下,药物热多由抗菌药物引起,抗菌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导致白细胞内生致热源的释放,多与用药时间长短有关。本2例患者仅用药4~6天即出现药物热,临床比较少见,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药物热的诊断要慎之又慎,除外隐匿性腹内并发症,如吻合口瘘、脓肿等,结合病人热型、腹部体征是否进行性减轻、B超是否排除腹腔内脓肿、有否切口感染及其它部位感染、一般状况是否好转、血白细胞是否正常以及应用抗菌药物时间等做出综合判定,尽早明确诊断。为减少药物热发生,我们要合理用药,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缩短使用时间,术前半小时给予足量抗菌药物,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则术中追加1剂,减少术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出现药物热后,要正确判断,果断停药,避免误诊为感染加重而盲目加大抗菌药物剂量或升级治疗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百拇医药(宗明浦)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小肠、结肠疾病 > 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