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4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970804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2014年第9期
     【摘要】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已成为垂体瘤切除的主要方法,这种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切除肿瘤范围大、术后预后好等优点。我科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运用此手术方法治疗了46例垂体瘤病人,配合药物及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到了最低。

    【关键词】 神经内镜;垂体瘤;围手术期护理;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9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神经内镜控制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已成垂体瘤切除的主要方法,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切除肿瘤范围、术后预后好等优点我科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运用此手术方法治疗了46例垂体瘤病人,配合药物及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到了最低。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6例,其中男19例,女27例;年龄24~61岁。视力下降、视物模糊20例;闭经、泌乳15例;肢端肥大1【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91例。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定为垂体瘤。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其中肿瘤全切37例,次全切除手术6例,部分切除3例。

    2 结果

    术后并发暂时性尿崩症9例,脑脊液鼻漏2例,术后鼻出血1例,后经抗炎、脱水、止血、激素替代治疗等护理措施治愈出院。34例病人未出现并发症,全部病例无一例死亡。

    3 围手术期护理

    3.1 术护理

    3.1.1 心理护理:垂体瘤病人由于内分泌的紊乱,其生理、心理负担较重,入院后护士应对病人进行评估,了解病人的临床症状、生活情况,入院后的心理反应,针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可给病人讲解垂体瘤常见的临床表现、手术的必要性等,并让病人及家属了解并接受微创手术,主动配合手术。

    3.1.2 术前准备: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是相对无菌的手术,因此术前应严格执行鼻腔准备工作,术前3d用泰利必妥滴鼻,每日3次,并训练用口进行呼吸。术前1d剪鼻毛,然后用棉签清洁鼻腔。积极预防感冒,以免鼻腔充血影响手术及术后愈合。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护理:麻醉清醒前,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清醒后,病人取仰卧位,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少脑水肿。同时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脉博、呼吸及肢体活动情况,苏醒期间病人容易躁动,言语表达不清,护士应注意观察,耐心倾听,妥善固定病人,避免外伤。在观察生命体征的同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视力,术后24 h内视力下降常提示发生瘤床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处理。术后护士应密切注意鼻腔填塞纱条及敷料的渗湿情况,必要时换敷料。用湿纱布覆盖口腔,以保持吸入湿润的氧气。而术后鼻腔填塞,鼻腔血性分泌物从后鼻道渗入咽后壁,应鼓励病人从口中咳出分泌物.并且为了预防口腔炎症的发生,我们采取每日行口腔护理2次。

    3.2.2 并发症的护理:主要有:①尿崩的护理。手术对垂体后叶及垂体柄的影响,部分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尿,为了防止因多尿引起的电解质紊乱,术后应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及出入量,当每小时尿量大于200 mL,应遵医嘱予垂体后叶素或弥柠等控制尿量;同时注意病人的主诉,如出现无力,口干等这些症状,应警惕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②脑脊液鼻漏的护理。脑脊液鼻漏常出现在拔出鼻腔填塞物后3~7 d,由于术中损伤蝶鞍或鞍底填塞不够严密所致。表现为拔出鼻腔填塞纱条后,渗出无色、透明的液体,应及时送检,并配合医生做出处理。如确诊是脑脊液鼻漏应瞩病人卧床休息1~2周,并严禁病人及家属用棉球、纱布、卫生纸等物填塞鼻腔,以免造成逆行性的颅内感染。

    3.2.3 出院指导:病人术后应定期复查,正常情况下是3个月来门诊复查,如有紧急情况应立即就诊,必须立即就诊。如病人合并有糖尿病者应定时监测血糖,并注意饮食调节及降糖治疗。

    由于垂体瘤在颅内位置较深,手术风险大,现多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但患者由于相关知识缺乏,以及担心愈合常影响手术效果,经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及心理干预,使手术顺利进行,缩短了住院时间,从而使患者早期康复。

    参考文献

    [1] 马玉新,殷林祥,毛培军,等.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45例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1):25-27.

    [2] 王征.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1(15):1. (乐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