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7年第2期
编号:13010368
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第2期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2--02

    牙齿对于人体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具有咀嚼、辅助语言发音、面部驻容功等功能,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牙齿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进行口腔修复是对牙列及牙体的缺损以及缺失的常用治疗手段。在进行口腔修复前,了解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及患者治疗后健康恢复情况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次研究对120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进行了调查,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马林虎

    选取2015年06月至2016年0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需行口腔修复;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功能不全者;排除患有合并精神认知障碍者;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55例;年龄16~79岁,平均(52.7±4.24)岁;依照患者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16~41岁组(25);41~56岁组(35);56~79岁组(60)。除年龄外,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通过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口腔健康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详细问卷包含:其一,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与生活习惯;其二,知情同意书;其三,口腔卫生情况调查表。

    1.2.2 口腔检查

    使用一次性口镜和镊子等工具进行临床检查。详细包含:牙齿有无折裂、缺失或龋坏等;有无义齿修复、牙齿填充及其他修复体等;评估造成牙齿缺失的原因,例如牙周病、龋坏、正畸治疗、先天性缺失或外伤等;查看、评价残余牙的松动程度。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120例病患调查结果,并进行综合性总结与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0患者统计资料比较情况详见表1,数据分析可知,患者口腔健康问题检查主要以龋齿、牙龈出血、牙齿缺失、牙齿缺损、牙结石及牙齿松动为主。其中各项口腔问题均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以56~79岁接受调查患者的发病率最高。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主要口腔健康问题为龋齿,且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龋齿数量随年龄也呈递增趋势。

    3.讨论

    牙齿不仅能咀嚼食物、帮助发音,而且对面容的美有很大影响,随着人们对口腔问题的不断关注以及对口腔卫生要求的不断提高,口腔健康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1]。本次研究对120例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各个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患口腔疾病的风险。且口腔健康问题在老年患者就诊比率中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通过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改善了患者的牙齿咀嚼和美观功能,口腔修复治疗后患者口腔健康问题均可以得到一定水平的缓解与好转。

    从本组120例患者中,统计问卷调查以及口腔检查我们可以發现,口腔健康问题在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口腔健康问题检查主要以龋齿、牙龈出血、牙齿缺失、牙齿缺损、牙结石及牙齿松动为主。并且,各项口腔问题均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以56~79岁接受调查患者的发病率最高。本次研究认为,随着年龄不断的加大,牙齿功能呈逐渐下降趋势,加上不够重视口腔卫生,导致口腔健康及功能水平下降。并且,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和口腔护理习惯是引起口腔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2-3]。因此,应该加强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刷牙方式对于预防龋病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口腔健康问题,应该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护牙意识,对预防以及降低口腔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冬梅,张倩,郭建徕,等. 口腔修复治疗效果主观评价-250 例调查分析[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4,30(3) : 161 - 164.

    [2] 邓娜,何巍,李锐,等.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33(2):197-200.

    [3] 景倩,张倩,李婷婷,等.青岛市中老年人牙齿龋失补及修复状况的调查[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49(4):354-35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