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7年第8期
编号:13081964
骨科内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的发展与骨科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第8期
     【摘要】 骨科作为医院中的重要科室,骨科病人以老年人居多,因此受到了大量人的关注。医疗行业加大了对骨科新技术的研究,在近10年出现了很多新的医疗技术,包括微创骨科、内固定技术等,为骨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升了骨科护理效果,帮助骨科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关键词】 微创骨科;内固定技术;骨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5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8-102-01

    前言

    微创理念的诞生,推动了临床骨科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医疗行业发展迅速,医生的操作技术不断成熟,相关的配套设备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对健康和美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骨科内固定技术的出现,改变了骨科的护理方法,使骨科的术后处理工作焕然一新,骨科手术逐渐向手术精度高、术后恢复快方向发展,提升了骨科术后护理效果。

    1 骨科内固定技术

    内固定技术是一种设计非常精细的内固定系统,提升了骨骼的牢固性,为骨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内固定技术使用坚强的钢板进行内固定,不需要加石膏进行外固定,降低了护理工作难度,减少了护理工作的繁琐性,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概率,有助于促进骨科患者肢体康复。内固定技术对护理工作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的护理技术,在以前一些高难度及高危险的手术中仍然适用。例如,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可以通过胸腹和胸腔联合的形式,将脊柱中的结核病灶清除,如脊柱侧弯的前路矫形内固定术和植骨内固定术,要求护理人员要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工作,为骨科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2 微创骨科的发展

    近年来,微创骨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完成了从80年代的关节镜技术到目前微创骨科技术的发展,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微创骨科技术主要包括椎间盘摘除术、经皮椎间盘镜下椎板间开创技术、经胸腔镜或腹腔镜行脊柱侧弯矫形内固定术、肿瘤及结核等病灶清除活检术等技术。随着微创理念在骨科治疗中的不断深入,微创骨科的种类及领域不断拓展,尤其在关节、脊柱及导航辅助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人们针对微创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情况,对微创手术进行科学的综合和分析,推动了微创骨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创技术作为骨科中的一项新型技术,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来促进疗效的大大提升。骨科技术成为21世纪骨科领域的主流技术,拥有者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无创手术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连续,带领骨科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微创技术在骨科伤病中的诊疗会逐渐从大体、细胞及分子水平走向基因水平,使医生从传统的开刀手术中解脱出来,促进骨科无创技术的发展,向无创治疗目标不断前进[1]

    3 骨科内固定技术在微创骨科中的护理要求

    3.1 术前教育:

    在手术前,由于患者对手术过程既术后可能会出现的病症一无所知,内心的焦虑感较强。护理人员应该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具体情况及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教育,并以一些成功案例为切入点,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其次,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日常接触的时间较长,要将降低患者的焦虑感作为护理内容之一。对于儿童患者,要意识到患者对于手术的接受能力,与家长积极进行沟通,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该尽量使用日常用语,少使用专业术语,增强患者的理解能力,降低患者存在的怯懦感及焦虑感。最后,在术前,要想患者介绍手术仪器,手术方式、疾病诊治方法、手术安全保护措施等,确保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手术。

    3.2 术前护理准备:

    现阶段的骨科护理手术技术水平得到大大提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四肢和脊柱后入路,采用胸腔、胸腹及腹腔联合入路方式,术前护理准备工作尤为重要,直接影响手术效果,除了要做好最基本的常规护理外,还需要做皮肤准备、肺部胃肠道等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要熟悉操作系统流程,大多数的微创技术都是在监视器下完成的,由光学照片系统和图像采集系统构成,为了提升手术质量,要求护理人员要熟悉系统的应用流程,提升系统维护效果及维护质量。

    3.3 术后观察及护理

    3.3.1 术后观察:

    骨科内固定技术在微创骨科中应用,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术前、术后肢体运动及血运变化情况。对采用胸腔行记住前路的内固定患者,术后通常会带有闭式引流管,在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基础上,还应该观察患者是否已经出现气短及胸闷等现象,观察引流液及引流量的颜色变化情况。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感觉运动、有无心慌气短及下肢血变化情况进行观察[2]

    3.3.2 术后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由于内固定手术产生的创伤小,患者恢复的周期短,通常在手术1周后便可下床走路。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和功能锻炼,例如,对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护理人员在术前要教会患者股四头肌功能锻炼,训练的时间在术后2天后,减少了打“软腿”现象的产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移植肌腱。同时,在術前还应该教会患者正确的下床姿势,在术后2天后便可下床锻炼。

    结论

    近年来,医疗行业发展迅速,护理手段在提升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骨科作为医疗中的重要科室,单凭手术是无法恢复病情的,与优质的护理有直接关系,优质的护理手段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效果及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骨科护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及新的方向,骨科内固定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微创骨科技术,实现了在原有护理技术的基础上对护理工作的改进,要求护理人员要掌握术前教育及护理准备,术后观察及护理工作内容,提升微创骨科护理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又文. 骨科微创技术的发展概况与展望[J]. 中医正骨,2016,28(03):1-4.

    [2] 李巧兰. 骨科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9(62):173., http://www.100md.com(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