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周围神经疾病
编号:13105222
常见周围神经疾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1

    一、药物性周围神经疾病

    该类病变由药物损伤所致,其致病机制目前有多类提法:(1)用药对神经系统造成直接的损害;(2)药物入体后的代谢产物诱发介导神经毒性,引发各类不良反应;(3)用药对神经周围肌群产生作用,形成纤维索进而对神经产生压迫;(4)药物毒性对神经递质的代谢产生影响,造成紊乱,以及药物毒性对受体的敏感性产生影响;(5)联合用药不当造成药物间的反应,产生毒性,引起药理性或理化性改变,引发不良反应。对药物性周围神经疾病的治疗宜早不宜迟,最好于发病后3周内施治。常用药物为神经营养性用药,旨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防止瘢痕形成或粘连。神经营养性用药包括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神经节苷脂(GM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期因子(NGF)等。HGF的治疗机制是以HGF受体途径于神经胶质细胞使其产生营养因子,进而间接修复和保护神经元损伤。GM1可通过调节细胞膜上钠、钾、ATP酶等的活性来降低细胞内水含量,抑制钙离子内流,从而达到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另外,GM1还可促进轴突生长、神经芽再生、突触再形成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