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下肢深静脉血栓
编号:13205646
手术室护理中预防性护理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第1期
     【摘 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招募100例将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凝血指标。结果:试验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寒战、延迟苏醒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改善凝血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詞】预防性护理;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47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1--02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外科手术经常伴发的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约是20%至49%,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约是15%至40%[1]。大致是分为三点原因:①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制动,致使静脉血流滞缓;②手术的刺激使静脉壁得以损伤;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会使得患者伴有疼痛体验、静脉回流减慢使得肢体肿胀及远端静脉高压,若不及时救治,可迁延至肺栓塞,甚至引起死亡等[2]。所以对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就显得尤其重要。本课题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对1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拟探讨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根据纳入标准招募100例将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大于等于18岁;②精神正常可以配合干预者;③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将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试验组包括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为27~68岁,对照组包括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6~66岁。为检验两组患者是否具有可比性,将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做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可以将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并对比。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

    (1)穿刺护理,手术中因避免下肢穿刺造成肢体活动受限,应尽量选取上肢静脉进行穿刺,经验丰富的护士行穿刺可以降低穿刺失败率;(2)体位肢体护理,手术中患者采取平卧位,护理人员应将其下肢抬高15°,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下肢内外侧进行持续按摩15min;(3)输血护理,手术中患者难免会产生失血过多的情况,血量不足会直接导致血液粘稠度上升,此时血液极易凝固导致下肢静脉发生血栓,所以手术中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输血措施;(4)仪器护理,术中使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套于下肢,压力保持在30-180mmHg,向套筒内充气,依次至小腿、大腿,使静脉血液流出下肢[3]。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凝血指标作为评价干预效果的指标。不良事件包括寒战、躁动及延迟苏醒。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bg及凝血酶时间TT。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系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两组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凝血指标系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外科手术后,手术切口需要护理,患者需要保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这样会导致下肢运动量的下降,运动功能降低,肌肉的松弛致使血流缓慢,极易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治疗不及时常会危及生命。邱月泉[4]等研究表明,预防性护理可以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降低血栓发生率,这和本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中,试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各凝血指标优于对照组。可以看出,预防性护理可以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该研究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优势主要体现在两点:①评价指标为生物学指标,客观真实;②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设计,科学权威地验证了试验结论。存在的局限性:①样本量较小且样本人群多取自一家医院,普适性较差,推广性不强;以后的研究设计建议从多家医院纳入干预人群,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调查;②研究过程没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不定期考核,以后要对实施干预者进行集中培训且在干预过程中要不定期进行干预考核。

    参考文献

    徐昳.早期体位活动干预预防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16(21):2011-2013.

    张君,周瑶,宋慧敏,等.手术室术中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0):53.

    雷淑琴,董跃华,魏玉磊,等.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预防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深静脉血栓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05):58-59.

    邱月泉,胡春华,冯虹.手术室术中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2016,22(2):206-208., 百拇医药(霍然 皮伟)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