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8年第12期
编号:13265532
三种护士参与科室管理的模式对护士建言行为的影响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第12期
     【摘要】目的: 探讨“专人专管”、 “小组制管理”、“竞聘式小组制管理”这三种一线护士参与的科室管理形式对促进护士建言行为的影响。 方法: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5年3月—2017年12月采用“专人专管”、 “小组制管理”、“竞聘式小组制管理”,并运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后,对科室一线护士及四位担任组长的骨干护士提出的科室建设性建议进行收集整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专人专管”模式下护士的建言参与率为29.41%,“小组制管理”模式下护士的建言参与率为63.16%、“竞聘式小组制管理”模式下护士的建言参与率为93.75%。担任小组长的四个骨干护士提出的建设性建议数,在“专人专管”模式下为30.77%,在“小組制管理”模式下为72%,在“竞聘式小组制管理”模式下为65.91%。 结论: 运用三种护士参与科室管理的模式,“竞聘式小组制管理”相较于其他两种管理模式而言更具优势。

    【关键词】 全员参与式管理;领导方式;建言行为

    [Key words] Full participation management; Leadership style ; making suggestion behavior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2-123-01

    我科于2015年3月—2017年12月分别采用“专人专管”,“小组制管理”,“竞聘式小组制管理”三种一线护理人员参与科室管理的模式,护士长对参与的所有护士给予一定的激励机制及积极的诱导,发现普通护理人员及科内骨干护士的建言行为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1],是对众多关于“建言行为”理论性研究的具体实践,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全科护理人员以“专人专管”的模式参与科室事务管理,科内护士17人,拥有建言行为的人数为5人,参与率为29.41%,在此期间共收集护士关于科室建设性建议13条,其中四名骨干护士的建议数为4条,占所有建议数的比例为30.77%。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全科护理人员以“小组制管理”模式参与科室事务管理,本年度护士流动性较大,派遣护士合同到期,离职入职人员较多,科内护士19人,拥有建言行为的护士12人,参与率为63.16%,在此期间共收集关于科室的建设性建议25条,其中四名任组长的骨干护士的建议数为18条,占所有建议数的比例为72%。于2017年6月—12月全科护理人员以“竞聘式小组制管理”的模式参与科室事务的管理,科内护士16人,未进组的护士4人。此期间拥有建言行为的护士15人,参与率为93.75%,在此期间共收集关于科室的建设性建议44条,其中四名任组长的骨干护士的建议数为29条,占所有建议数的比例为65.91%。在此三个时间段,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年龄、工龄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在2015年3月—2016年2月“专人专管”模式期间,根据科内护士平时的工作情况、能力及性格特点,将科内事务分配到每个人来管理,例如:工作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高年资护士承担护理文书的日常质控、低年资护士的理论及技能考核、业务学习等工作;动手能力强的护士管理科内的仪器设备的日常检测及维护工作;工作认真的低年资护士负责日常表单的复印、添加及整理工作。在此参与管理模式实施期间,一线护士的责任感增加,调动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1.2.2 在“专人专管”管理模式期间,在护理部及护士长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及不足,多是由于参与管理的护士班次、时间,个人能力不足等的原因,故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对管理模式进行调整,采用“小组制管理”模式,将科内所有护士分为四个小组,安排科内四个骨干护士为组长,“小组一”管理院感、危险化学品、不良事件等相关事务;“小组二”管理护理文书及危重症患者管理;“小组三”管理医疗设备、药品及耗材等物资;“小组四”管理科内人员理论及技能的实际操作、考核及学习等内容。在此参与管理模式期间,骨干护士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增加了护理人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避免了由于休假等原因造成的所负责的事务无人管理的情况。

    1.2.3 “小组制管理”模式是全体护士以组为单位参与科室事务的管理,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有些护士只享受奖励部分的奖金,不付出劳动。于2017年6月—2017年12月将管理模式调整为“竞聘式小组制管理”,组长暂时不变,组员进组需要参加关于科内事务相关内容的考试,考试合格后组员与组长双向选择进入哪个组,参加科室事务管理工作主动性不强,能力较差的护士就无法参与到科室管理之中来。在这三种模式实施期间,将科内奖金拿出一定的比例,对于参与到科室管理中的护士不考虑职称、工龄、学历等因素,给予相同的奖金分配。对于不参与科室事务管理的护士,则不享受这部分奖金。

    在每种管理模式实施前,对科内的护士进行统一的开会,部署相应的职责和工作范畴,并说明奖励和扣罚原则;鼓励全体护士对于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现行规定、制度的不足之处畅所欲言,积极提出改进措施及方法,并及时反馈到护士长或小组长处,护士长及小组长对收集到的建议及意见每月进行归纳总结,对于科室建设有意义的建议及意见进一步形成科室的表单及科内制度。

    1.3 数据处理

    应用SPSS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种管理模式在护士的建言行为参与率方面,“竞聘式小组制管理模式”优于“小组制管理模式”,优于“专人专管”,三种管理方式的比较及两组间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干护士的建言行为方面,“竞聘式小组制管理模式”优于“专人专管”,“小组制管理模式”优于“竞聘式小组制管理模式”。三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小组制管理”模式与“竞聘式小组制管理”模式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一,表二。, http://www.100md.com(戴岳 王青燕)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