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特别健康.下半月》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46228
精细化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舒适度的可行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第4期
     【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舒适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手术室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66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3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应用精细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分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应用精细化护理后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手术室护理;护理质量;舒适度

    【中图分类号】R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4-170-01

    手术室是医院内改善患者病情、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同时,手术室具有患者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工作繁重,易发生不良事件的特点。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多会出现恐惧、焦躁等心理变化,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还会对手术的实施造成一定影响[1]。精细化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次研究中,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收治的部分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旨在研究精细化护理应用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将我院上述时期手术室收治的166例患者隨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83例,男49例,女34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5±4.5)岁;手术科室包括骨科16例,妇产科14例,泌尿外科13例,普外科20例,神经外科20例;主要手术类型分为传统手术30例,微创手术53例。观察组患者83例,男45例,女38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6.6±5.1)岁;手术科室包括骨科15例,妇产科13例,泌尿外科15例,普外科22例,神经外科18例;主要手术类型分为传统手术30例,微创手术53例。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且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精细化护理,具体方法包括:①手术室环境精细化管理。要求护理人员精心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将手术所需物件提前备好,以此解决手术开台时间,确保手术室无菌环境,保证空气清新,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有专人陪护,给予患者专业的心理疏导,减少患者紧张、不安、恐惧的负面心理[2]。②精细化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疾病的不同,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及其家具有针对性的讲解疾病特点,确保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病情发展,做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准备。③精细化管理绿色通道。为急救患者建立绿色通道,要求护理人员成立应急小组,为患者提供无障碍手术室,并实行24小时全天待命机制,人性化排班,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接受手术治疗。④患者术后精细化管理。持续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做好查房工作,查访期间询问患者的生理感受,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日常护理,加强患者的营养摄入,监督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促进预后发展。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护理评分情况。②患者护理舒适度和心理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评分情况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职业素质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及护理后心理状态 分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疗机构中十分重要的科室之一,是抢救和治疗患者的特殊场所,患者从进入手术室起直至手术结束送至病房止,整个过程的护理质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3]。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提高护理安全、优化护理过程已成为护理的创新热点,精细化护理是一种将传统护理中以“完成手术任务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其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熟练掌握护理技能,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积极主动配合主治医师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命安全保障。

    刘玲玲等[4]学者在研究中将288例手术室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精细化护理的观察组,各144例,经分组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和手术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和心理状态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刘玲玲等学者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蓉芝.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乡村医药, 2017, 24(22): 66-67.

    [2] 吕永涛, 牛裴裴.探讨精细化护理在骨科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 1(7): 69-71.

    [3] 孙宁, 邵晓梦.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17, 30(1): 59-60.

    [4] 刘玲玲, 刘颖, 韩彬.观察精细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疗信息(电子版): 2018, 18(60): 268-270., 百拇医药(诸葛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