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白内障
编号:13471023
角膜散光方向切口在白内障手术中的运用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7
     【摘要】目的:探讨角膜散光方向切口在白内障手术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10例,随机分为A组(55例)与B组(55例),A组切口位置为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位,B组切口位置予传统颞上侧或鼻上侧,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的角膜散光度与视力,与随访1个月内并发症率。结果:术前两组裸眼视力与角膜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两组的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的上升(P<0.05),且A组与B组上升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天角膜散光度明显上升,术后1周恢复,术后1个月明显降低,且各时段角膜散光度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在术后1个月内总并发症率5.45%显著低于B组总并发症16.36%(χ2=4.21,P<0.05)。结论:在白内障手术中从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位切口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角膜散光度,视力恢复快,且围术期并发症减少,安全性高、可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角膜散光方向切口;白内障手术;散光度、视力

    白内障是指晶体混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极易漏诊,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近视、眩光等症状,最终可完全失明,因此需要予必要的治疗措施。手术治疗是现临床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式,传统的白内障手术选择从颞上侧或鼻上侧进行切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