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冠心病
编号:13470795
认知行为理论在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7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中运用认知行为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和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干预,比较其临床效果及其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和不良行为改变的优良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认知行为理论;冠心病;心理护理

    前言

    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病变后导致冠脉血管腔狭窄、阻塞而造成心肌供血障碍所引起的心脏病,病情严重者可导致出现心力衰竭,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由于大多数患者因此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压力,因而在积极进行治疗的同时应当给予心理疏导,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行为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对于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运用认知行为理论进行心理护理的相关临床资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