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饮食保健》 > 2015年第2期
编号:12800620
不同麻醉用药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及苏醒时间的影响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5日 饮食保健 2015年第2期
     【摘要】目的:对不同麻醉用药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及苏醒时间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以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9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麻醉所用的药物分为舒芬太尼组(A1组)、小剂量舒芬太尼组(A2组)和芬太尼组(B组),每组各32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的心律、平均动脉压以及术后苏醒情况,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三组患者MAP在麻醉诱导后3min、5min时明显低于术前(P<0.05),B组患者HR、MAP在气管插管后、拔管和拔管后1min明显高于术前,且与A1和A2相比差异明显(P<0.05);A1组患者HR在诱导后5min和插管后5min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其MAP在插管后3min、5min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②A1和A2组在拔管后5min、15min其评分均高于B组,其中A2组与B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三组在拔管30min后无明显差异(P>O.05)。结论: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术后苏醒较快,而小剂量舒芬太尼相比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神经外科;血流动力;苏醒

    【中图分类号】R749.0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57—01

    本研究通过对临床较为常用的两种麻醉药物对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苏醒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旨在为麻醉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现将研究内容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一2012年我院收治的9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47例,根据手术麻醉所用的药物分为舒芬太尼组(A1组)、小剂量舒芬太尼组(A2组)和芬太尼组(B组),每组各32例。A1组患者男性18例(56.25%),女性14例(43.75%),ASA分级Ⅰ级17例(53.13%),Ⅱ级15例(46.87%),手术平均用时260.25±71.06min,麻醉平均时间289.17±69.25min;A2组患者男性15例(46.87%),女性17例(53.13%),ASA分级Ⅰ级16例(50.00%),Ⅱ级16例(50.00%),手术平均用时265.38±79.52min,麻醉平均时间295.36±75.69rain;B组患者男性16例(50.00%),女性16例(50.00%),ASA分级Ⅰ级14例(43.75%),Ⅱ级18例(56.25%)手术平均用时266.57±78.16min,麻醉平均时间298.72±78.53min。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SA分级、平均体重指数、平均手术用时及麻醉平均时间上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对象选取标准: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择期行额叶、颞叶或顶叶占位切除术的患者,经颅脑CT或MRI检查其肿瘤直径为2~5cm,排除有中线移位和脑室受压的患者,术前均无颅内高压的表现。术前经全身体格检查均无其他严重内科疾病,心肺功能未见异常,既往无高血压和冠心病史,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功能正常,神志清醒,对术中所用药物无过敏史。

    1.2.2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所有患者根据其所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舒芬太尼组(A1组)、小剂量舒芬太尼组(A2组)和芬太尼组(B组),每组各32例。A1组患者选用舒芬太尼,诱导剂量1ug/kg,维持剂量0.6ug/kg·h—1;A2组患者选用小剂量舒芬太尼,诱导剂量0.5 ug/kg,维持剂量0.3ug/kg·h—1;B组患者选用芬太尼,诱导剂量5ug/kg,维持剂量3ug/kg·h—1。手术过程中,麻醉诱导选用咪唑安定0.1mg/kg,维库溴铵0.1mg/kg,依托咪酯0.3mg/kg,与各组麻醉用药联合使用。麻醉维持在各组麻醉药物基础上复合持续输注丙泊酚和吸入七氟烷,每30min追加2mg维库溴铵。术前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对诱导后1 mm、3min、5min,气管插管后1min、3min、5min,切皮后,拔管时,拔管后1min、3min、5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进行记录,术后采用Steward评分法对患者的苏醒程度进行评分,将三组患者的记录和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分机。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对上述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时间点以及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各时间点HR、MAP的变化:将三组患者各时间点的HR、MAP的变化进行记录和比较分析,三组患者术前HR、MAP值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MAP在麻醉诱导后3min、5rain时明显低于术前(P<0.05),B组患者HR、MAP在气管捅管后、拔管和拔管后1min明显高于术前,且与A1和A2相比差异明显(P<0.05);A1组患者HR在诱导后5min和捅管后5min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其MAP在捅管后3min、5min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

    2.2三组患者术后Steward苏醒评分比较:三组患者分别于术后拔管5rain、15rain和30min进行Steward苏醒评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A1和A2组在拔管后5min、15min其评分均高于B组,其中A2组与B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三组在拔管30min后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结合对术后各组患者苏醒时间的观察,使用舒芬太尼的两组患者在拔管后5miri、1 5miri其评分均高于芬太尼组,其中小剂量舒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表明舒芬太尼在术后的药物残留较芬太尼少,而小剂量舒芬太尼在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提高苏醒质量上更加有优势。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术后苏醒较快,而小剂量舒芬太尼相比更具有优势。, http://www.100md.com(甘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