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饮食保健》 > 2015年第2期
编号:12800625
腹泻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5日 饮食保健 2015年第2期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87-01

    小儿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好发于夏秋季节,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小儿,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前者多见临床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电解质紊乱,死亡率高,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

    1病因

    1.1易感因素

    婴幼儿易患腹泻与下列因素有关。(1)消化系统发育不良(2)生长发育快C3)机体防御功能差

    1.2感染因素

    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1)病毒感染:人类轮状病毒是引起秋冬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因。(2)细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是细菌感染的主要病原。(3)真菌和寄生虫:小儿以白色念珠菌多见。

    1.3非感染因素

    (1)饮食不当:喂养不当时、不定量或不适应,改变辅食,食物被污染都可以引起肠炎。(2)疾病引起:患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也可伴有腹泻。(3)其他:个别婴儿对牛奶或食物成分过敏,气候改变都可以引起腹泻。

    2发病机制

    2.1感染性腹泻大多数病原菌微生物随污染的水或饮食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1)病毒性肠炎:病菌侵入肠道后,侵袭小绒毛上的上皮细胞,小肠回收水、电解质的能力下降,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累积引起腹泻。(2)细菌性肠炎:主要是产生毒素的细菌侵入肠道后粘附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进行繁殖,产生毒素,是小肠液量增多产生腹泻,2.2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是饮食性腹泻由饮食不当引起的。进食不当或进食过量时消化吸收不良的食物积滞于小肠上部引起腹泻、水、电解质紊乱及中毒症状。

    2.3临床特点

    1分类(1)感染性腹泻(2)非感染性腹泻2分期(1)急性(2)迁延性(3)慢性3分型(1)轻型(2)中型(3)重型

    2.4护理问题1腹泻

    与喂养不当、感染有关。2体液不足与呕吐、腹泻丢失体液过多有关。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4臀部皮肤发红及糜烂与大便次数增多有关。5知识缺乏与家长缺乏饮食卫生及腹泻患儿护理知识有关。

    2.5护理目标

    1腹泻次数减少,大便性状正常。2脱水的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3体温恢复正常4不发生皮肤黏膜损伤5患儿家长能说出腹泻患儿的护理要点

    2.6护理措施

    1控制腹泻次数,预防继续失水2纠正体液不足的护理3发热的护理4维持皮肤的完整性5健康教育在护理腹泻患儿的过程中,临床药物治疗外,临床护理也十分重要,由于小儿大多数不会用语言主动向医护人员反应自觉不适症状,常因不适而哭闹,因此护士要加强巡视,了解患儿病情,同时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以利于患儿康复,同时预防疾病的发生。, http://www.100md.com(曹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