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211
编号:13743934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维吾尔医药》 201211
     [摘要] 目的 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创伤骨科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45例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胫腓骨骨折35例,股骨骨折6例,肱骨骨折3例,桡骨骨折骨1例。闭合性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13例,陈旧性骨折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观察、分析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本组45例愈合42例,因合并感染延迟愈合2例,后经更换抗生素后治愈,因合并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不愈合1例,后经二期髂骨块植骨治疗后愈合。总有效率为97.8%;本组45例中,4周愈合7例(15.6%),6周愈合21例(46.7%),8周愈合11例(24.4%),10周愈合3例(6.7%),12周愈合2例(4.4%),16周愈合1例(2.2%)。平均愈合时间为(4.3±0.5)周;经6个月-3年时间的随访(平均1.5年),术后患者骨折愈合质量高,愈合速度快,功能恢复好,且无脂肪栓塞及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骨折具有固定牢固、手术创伤小、出血少、骨折愈合质量高、愈合速度快及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可行早期功能锻炼,利于动、静结合,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 百拇医药
    [关键词] 创伤骨科;骨折;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应用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及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及多发骨折逐年增加,骨折外固定器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优于具有高强度、高刚度、高稳定性及承受复合载荷的力学特点,利于骨的修复,受到越来越多医师和患者的认同[1]。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45例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13.5-68.9岁,平均42.3岁。致伤原因:击打伤26例(57.8%),跌伤12例(26.7%),车祸伤7例(15.5%)。其中胫腓骨骨折35例(77.8%),股骨骨折6例(13.3%),肱骨骨折3例(6.7%),桡骨骨折骨1例(2.2%)。闭合性骨折30例(66.7%),开放性骨折13例(28.9%),陈旧性骨折2例(4.4%)。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45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摄跟骨侧位、轴位片及CT扫描,对合并休克者应立即纠正,并注意是否有脏器损伤。所有患者均于创伤后8h内或创伤后3-5d软组织肿胀基本消退后行手术治疗。手术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开放性骨折先行创面清理,外固定后于Ⅰ期缝合创口;闭合性骨折于C型臂下复位闭合插针行外固定,或做小切口切开复位再行外固定;陈旧性骨折中骨折不愈合者待取出内固定后先植骨再行外固定,伤口感染者待取出内固定后再插针外固定并行伤口换药。观察、分析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

    1.3 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的静脉抗感染治疗,治疗7-21d,术后24小时即可根据患者一般情况行床上习踝及膝关节功能锻炼。其中,稳定性骨折14d后即可扶拐下地练习行走,不稳定性骨折21d后即可扶拐下地行走。对于X线提示骨折线模糊,出现骨痂生长者,应放松延长锁钮使其支架动力化,待复查显示连续骨痂且骨折线消失时,方可拆除支架并旋出固定螺钉[1]。

    1.4 骨折愈合评定标准 ①愈合: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无异常活动,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②显效: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无异常活动,X线片示大部分骨折线模糊,有少数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③有效:局部有压痛,纵向叩击痛,无反常活动,X线片示部分骨折线模糊,无连续性骨痴通过骨折线;④无效:局部明显压痛,纵向叩击痛,X线片示骨折线清晰,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
, http://www.100md.com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本组骨折愈合情况 治疗3个月后,本组45例愈合42例,愈显率为93.3%;因合并感染延迟愈合2例,经更换抗生素后治愈,有效率为4.4%;因合并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不愈合1例,经二期髂骨块植骨治疗后愈合,无效率为2.2%。本组总有效率为97.8%(44/45)。

    2.2 本组骨折愈合时间 本组45例,其中,4周愈合7例,占15.6%;6周愈合21例,占46.7%;8周愈合11例,占24.4%;10周愈合3例,占6.7%;12周愈合2例,占4.4%;16周愈合1例,占2.2%。平均愈合时间为(4.3±0.5)周。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术后6个月-3年时间的随访(平均1.5年),患者骨折愈合质量高,愈合速度快,功能恢复好,且无脂肪栓塞及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 http://www.100md.com
    3 讨 论

    骨外固定是利用生物力学原理达到骨折端复位与固定,促进骨愈合与功能恢复的一项技术。临床实践证明,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具有操作简便、力学稳定、功能较全及配套完善等优点,在治疗创伤性骨折方面的有效性已被广泛认同并迅速发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45例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治疗3个月后,本组45例愈合42例,因合并感染延迟愈合2例,后经更换抗生素后治愈,因合并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不愈合1例,后经二期髂骨块植骨治疗后愈合。总有效率为97.8%;本组45例平均愈合时间为(4.3±0.5)周;经6个月-3年时间的随访(平均1.5年),术后患者骨折愈合质量高,愈合速度快,功能恢复好,且无脂肪栓塞及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综上,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骨折具有固定牢固、手术创伤小、出血少、骨折愈合质量高、愈合速度快及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可行早期功能锻炼,利于动、静结合,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向艺.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研究.中外医疗[J],2010,29(32):2528-2529., 百拇医药(刘椿 陈炜 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