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211
编号:13743947
黛力新合氟哌啶醇治疗顽固性失眠50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维吾尔医药》 201211
     [关键词]顽固性失眠;黛力新;氟哌啶醇

    笔者所在医院治疗5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均应有氟哌啶醇联合黛力新两种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对照组中33例患者为女性,17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为30-78岁,中位43.5岁,疾病病程为3-17年。观察组患者中27例为女性,23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为28-80岁,中位为41.9岁,患者疾病病程为3-20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项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研究。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根据文献[1]进行,其都符合下列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疾患。②均排除应用阿普唑仑药物疗效不好的患者。③患者进行匹兹堡指数评定其数值均大于7。④患者的诊断均为非器质性失眠。
, http://www.100md.com
    1.2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氟哌啶醇联合黛力新口服治疗,氟哌啶醇2mg,睡前30分钟应用。黛力新1片,早晨、中午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黛力新口服治疗,1片,早晨、中午口服治疗。所有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4周。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应用ssp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应用χ2检验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疗效评价:①治愈: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时间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其在苏醒后感觉精力很好。②显效: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其时间增加大于3h,深度也明显增加。③有效:患者的睡眠时间增加小于3h。④无效:患者没有改善或出现恶化。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20例为治愈,显效6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患者32例患者为治愈,7例患者为显效,9例患者为有效,2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2.2副作用:两组患者在应用黛力新药物治疗之后都有胃肠道不适、轻微震颤、嗜睡等临床表现,不给予任何措施,患者逐步改善。

    3.讨论

    此疾病现今为一种常见病,而且与继发性失眠相比,它的治疗难度与更大。顽固性失眠多因为心理方面的原因所致使发病。黛力新是由两种非常有效的化学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成的合剂,前者为一种神经阻滞剂,小剂量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后者为一种双相抗抑郁剂,低剂量应用时,其有兴奋的作用。两种可以协同配合对患者进行治疗,现今此药物已经成为治疗抑郁、抗焦虑的常规治疗药物。文中患者均应有4周此药物进行治疗,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文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黛力新组,观察组的患者入睡明显增快,其质量也明显提高,深度加深,质量明显提高。而单用黛力新进行治疗的患者只是让其睡眠时间有所增加,但是其睡眠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本文的研究与游国雄等[1]的研究结果符合,这种改变可能与药物的暗示性有关,可能的机制是,失眠是以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为特征,并影响睡眠质量的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1],有报道失眠症常伴有焦虑、抑郁和其他精神病理症状,而且焦虑症状的发生率高于抑郁症状[2];国内刘贤臣等[3]报道失眠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程度高于无失眠者,但是否长期失眠引起焦虑还是失眠的起因,目前还无定论[3]。
, http://www.100md.com
    这两种药物都有抗抑郁、焦虑的功效,可以阻断上述这种恶性循环,氟哌啶醇仅在夜间应用,减少了其白日的镇静和嗜睡作用,同时又不影响抗焦虑。只是小剂量应用此药物不会产生依赖等情况发生。具体优点有如下几点:①此两种药物的患者耐受性良好。②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药物心理依赖,患者不再对服用药物产生惧怕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时间。③因为患者的生理平衡以及打乱,白天精神状态不好,晚上则表现的非常的兴奋,昼夜颠倒。在早晨、中午这一时间段应用黛力新可让患者产生兴奋,调整其生理平衡,建立规律的睡眠。④氟哌啶醇在夜晚加量应用进行治疗可有明显的镇静效果。

    笔者研究显示,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此疾病的疗效肯定,且其副作用患者可以耐受,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游国雄,竺士秀,张可经.失眠与睡眠障碍[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33-34,86.

    [2]李俊松,张艳秋,潘昉.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顽固性失眠36例[J].黑龙江中医药,2011,40(3):78-80.

    [3]苏露煜.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48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4):34-36.

    [4]李丽,叶政坤.自拟和胃安神汤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7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2):127-129.

    [5]何成瑜.天麻钩藤饮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62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7):27-29., 百拇医药(吴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