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结核病
编号:13743950
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64例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维吾尔医药》 201211
     [摘要] 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中心收治的64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抗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8.1%,观察组总有效率96.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常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疗效优于常规抗痨治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喹诺酮;结核;抗痨药物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结核病的治疗已进入化学治疗时代。常用的有效抗结核药物的联合治疗可使80%以上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痊愈。由于有耐药结核病,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结核病又迅速成为全球性的危机之一。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药物动力学性质,近十余年来,喹诺酮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1]。本研究对我中心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4例结核病患者,采用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结核患者,男38例,女26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55.8岁;继发性粟粒性肺结核31例,肠结核11例,淋巴结结核2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关于结核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有发热等结核中毒症状,咳嗽持续3周或以上,痰中带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痨药物治疗,给予异烟肼(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49)0.5g/次,每日1次,口服;利福平(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281)0.45-0.6g,每日不超过1.2g,空腹顿服;乙胺丁醇(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49)初治患者给予15mg/kg,每日1次顿服,复治患者给予25mg/kg,每日1次顿服,连续服用60天后,改用15mg/kg,每日1次顿服;链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651)肌注,每日1.0g,分2次或1次0.75g,每日1次。
, 百拇医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给予诺氟沙星(河南康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4305)400mg/次,口服,每日2次,连续治疗30天;氧氟沙星(四川科伦大药厂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4291)0.3g/次,口服,连续治疗30天。

    1.3 疗效标准 参考窦志勇的相关标准进行[3],即:经治疗后患者结核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痰涂片抗酸杆菌试验阴性,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为治愈;经治疗后,患者结核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或完全消失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结核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好转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1%。观察组治愈25例,显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 http://www.100md.com
    3 讨 论

    肺结核临床多主张行标准化治疗,给予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链霉素联合使用。治疗中因用药不规律,未能按时足量服药,初始治疗有耐药现象发生,药物联用不适当等因素而造成程度不同的耐药性的发生。

    喹诺酮类药物可经胃肠道吸收,半衰期长,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容积大,不良反应相对较小,适用于长程给药。可通过抑制结核菌脱氧核苷酸旋转酶阻止DNA复制,引起DNA降解,最终导致细菌死亡。此外还可有效作用于细菌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及杀灭细菌的体外活性。目前我国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用于:耐药肺结核,尤其是耐多药肺结核;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耐受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4]。

    本研究中采用的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具有较强的抗结核作用,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少,易被机体吸收,服用方便。药代动力学特征上,喹诺酮类药物口服后可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较高,服药后1-3小时内出现血浆峰浓度。多次用药后,血清及组织液中无明显蓄积作用。喹诺酮类药物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少,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偶有发热、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发生。本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5]。
, 百拇医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疗效优于常规抗痨治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屠德华.试述耐药结核病的发生[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403-405.

    [2] WS288-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标准[S].

    [3] 窦志勇.喹诺酮类药物用于结核病治疗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5):961-962.

    [4] 张纪东.微卡联合抗痨药物治疗复治涂阳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489-1490.

    [5]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3., http://www.100md.com(胡小勤 杨宝)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