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211
编号:13743964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维吾尔医药》 201211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9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69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经过早期护理观察与急性期针对性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9天,57例(82.61%)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5例(7.25%)患者死亡。结论: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早期护理观察,及时处理临床危象对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临床护理

    脑出血以老年患者多见,其发病原因主要是长期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患者非外伤性、自发性脑实质出血[1]。在脑出血急性期,由于病情进展迅速,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极高,因此,加强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临床护理对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2]。本文对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9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9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CT检查确诊。其中,男性41例,女性28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为74.5岁。69例脑出血患者中,38例(55.07%)为壳核出血,10例(14.49%)为丘脑出血,8例(11.59%)为脑叶出血,6例(8.70%)为桥脑出血,5例(7.25%)为小脑出血,2例(2.90%)为脑室出血。

    1.2护理方法:对69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给予早期护理与急性期针对性护理。早期护理的主要内容有:①观察患者眼球与瞳孔的变化。②观察患者的意识改变。③准确记录患者的血压变化。通常情况下,每2小时测量血压一次,将患者的血压维持在150-160/90-100mmHg的范围。对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必须根据血压变化调整床头的高低,若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120mmHg时,将床头适当抬高约30°;若血压正常或略下降时,将床头放平;若血压出现明显下降时,将床头放低或将患者的床脚抬高。④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变化情况。⑤监测患者体温。对出现高温的老年患者及时给予高热护理,应用物理降温使患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急性期针对性护理主要内容有:①严格控制静脉输液的流量与速度。②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定时给予翻身拍背与吸痰处理,对口腔与气管内的分泌物及时清除,避免分泌物误吸入气管造成气道堵塞。对昏迷的脑出血患者应帮助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给予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对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立即给予抗生素。③给予抗惊厥与镇静护理[3]。④防止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与褥疮。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 http://www.100md.com
    2.结果

    69例患者经过早期护理观察与急性期针对性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9天,57例(82.61%)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5例(7.25%)患者死亡。

    3.讨论

    脑出血急性期是患者病情最危险的时间,脑组织内血肿容易扩大或出现再出血。脑组织内部血肿对脑室造成压迫,累及脑干或丘脑下部时可使患者出现高热。因此对患者需进行体检监测。患者出现意识改变以及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是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若患者的意识状态由清醒变为昏迷,表明患者脑组织内部血肿出现扩大或再出血现象,反之,则说明患者脑组织内部血肿吸收良好。对于出现脑萎缩的老年患者,由于脑内存在一定缓冲空间,因此脑水肿与脑疝的症状将延迟出现,因此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改变情况。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的存在因而易出现并发症。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时常出现血压升高。血压升高不仅增加患者持续脑出血的风险,也可导致脑组织血肿局部缺血性损伤加重。由于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耐受力差,长期卧床时肢体局部血液循环不通畅容易引起褥疮的发生。因此,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应做好皮肤护理,定时给予翻身,在卧床期间进行适当肢体按摩与活动。患者还常出现急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必须给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给予患者更多关心和安慰,对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与不良反应,消除患者的焦虑,帮助其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 http://www.100md.com
    在护理程中,需注意:①由于交感神经与动眼神经中副交感神经对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射等进行调节,因此可以通过观察瞳孔的变化及时了解患者脑出血或脑疝的发生情况。瞳孔变化可作为脑疝发生时机体出现的最早指标。观察时,必须5-10分钟查看一次患者眼球与瞳孔的变化。对白内障或青光眼的患者应注意鉴别。②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时脑组织缺氧程度较重,可使呼吸发生改变,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见库式呼吸、叹气样呼吸及潮式呼吸。脑出血昏迷的患者舌后坠可引起吞咽困难,口腔内分泌物未能及时清除加上胃液反流,在进行鼻饲时易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导致窒息。脑出血患者急性期须保持平卧状态,将头偏于一侧,避免患者将呕吐物吸入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对于老年患者,其身体机能减退常无力咳痰,因此必须强化对患者的气道护理。③对脑出血患者升高的颅内压应迅速降低,输注20%甘露醇、甘油制剂、呋塞米药物。对心、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先给予利尿酸钠、呋喃苯氨酸,或使用25%白蛋白防止血流量进一步减少造成低血压。给予静脉输液时避免输液速度过快,防止对心脏造成过重的负荷,而引起心力衰竭等。若患者情绪躁动不安会加重脑出血的倾向,因此在输液时严格控制静脉输液的流量与速度,防止患者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④对出现烦躁不安、谵妄等精神症状的患者,可适当给予苯巴比妥和安定,但必须注意静脉滴注的速度。由于安定具有呼吸抑制的作用,对老年患者给予安定服用时应更加谨慎。若患者出现抽搐症状,可适当给予15mg/kg苯妥英钠静脉缓慢滴注。⑤由于老年人肢体不灵活,末梢循环较差,在给予物理降温时应防止冻伤的发生。本文对69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由此可见,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早期护理观察,及时处理临床危象对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宏敏.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4):497-498.

    [2]王晓红.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0):1247-1248.

    [3]刘丽,曾龙英.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J].临床护理,2011,8(9):299-300., 百拇医药(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