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小肠、结肠疾病 > 阑尾炎 > 急性阑尾炎
编号:13743993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的防范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维吾尔医药》 201211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的防范。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自2005年2月-2010年9月收治275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275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1例,粘连性肠梗阻5例,腹腔脓肿5例,肠瘘患者2例,腹腔出血1例,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尽早采取手术治疗、恰当的切口选择、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并发症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患,居急腹症手术之首位[1]。阑尾切除是普通外科医生需要经常面对的手术,因为其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常被病人认为是小手术,一旦出现并发症,往往会造成病人不理解,易引起医患纠纷。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另一方面,要慎重对待每一台手术,通过对大量的手术病人资料分析,对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黏连性肠梗阻,腹腔脓肿,甚至肠瘘,腹腔出血的防范体会,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75例病人中,男147例,女128例,年龄4岁-74岁,平均年龄36岁,<6岁的儿童7例,>60岁的老人45例。体型肥胖患者18例,糖尿病患者11例,妊娠患者12例。入院时腹疼<1d的155例,>3d的35例。

    1.2 症状与体征 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为首发症状的200例,伴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右下腹有固定压疼反跳痛;伴随发热病人165例;出现全腹压痛、反跳痛阳性,腹肌紧张腹膜炎刺激症状的患者24例。

    1.3 辅助检查 除6例病程超过3d老年患者外,血常规中wbc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育龄期妇女以及查体不配合的儿童患者,行腹部彩超探查,了解右下腹有无肿大呈腊肠样改变阑尾,通过腹部彩超确诊阑尾炎87例;弥漫性腹膜炎病人行腹部立位平片检查,未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术后病理报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1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38例,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27例。
, http://www.100md.com
    1.4 诊断 阑尾炎早期诊断主要结合病史和体征,通常麦氏点的固定压疼反跳痛为重要诊断依据。但阑尾尖端指向有六种类型[2],分别是回肠前位、盆位、盲肠后位、盲肠下位、盲肠外侧位和回肠后位。不同位置压痛部位会有不同,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可以帮助确定阑尾位置,再结合血常规,腹部彩超等辅助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1.5 手术治疗 对于术前诊断明确,无腹膜炎体征的240例患者采用麦氏切口,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及诊断不明的35例患者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打开腹腔后,注意对切口的保护,如有脓液,首先用吸引器吸净,防止污染切口。寻找阑尾,尽量用卵圆钳,可推开大网膜,顺结肠带找到阑尾,并以组织钳将阑尾提出腹腔外。对于阑尾系膜较短,黏连较重的,可以分束钳夹、切断、结扎阑尾系膜,也可以逆行切除阑尾。荷包缝合包埋阑尾前,用碘酊、酒精三签擦拭阑尾残端,如果盲肠壁水肿较重,无法荷包缝合包埋,也可仅行阑尾结扎。如术中发现阑尾已穿孔,要注意是否有粪石漏入腹腔。腹腔感染无扩散,可用盐水纱布拭净渗出液,如感染扩散,腹腔要彻底冲洗干净。阑尾及其系膜结扎牢固后,清点器械敷料,切口各层都要止血彻底,缝合严密。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至体温稳定后及时停药。
, http://www.100md.com
    2 结 果

    275例患者中11例切口感染,其中10例为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包括5例糖尿病患者;5例肠梗阻,保守治愈4例,肠黏连松解术1例,治愈;肠瘘患者2例,均经保持引流通畅,局部换药,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愈;1例腹腔出血,与患者体型肥胖,术野显露困难,阑尾坏疽、系膜肿胀等因素有关,行2次开腹探查止血治愈。

    3 讨 论

    3.1 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据cruse统计,Ⅰ类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Ⅱ类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Ⅲ类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0%,Ⅳ类切口感染发生率为40%,在化脓或坏疽穿孔性阑尾炎中多见。切口感染的部位多在肌层和皮下,因在牵拉腹内斜肌与腹横肌时,肌纤维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及渗血或导致积液,极易引起细菌繁殖化脓,在手术切除阑尾过程中,若切口被细菌污染,则会造成感染的发生[3]。术中需要注意,打开腹腔后注意用纱布保护切口,同时尽量避免直接用手探查阑尾,阑尾如果坏疽穿孔,可以用纱布包裹隔离;关闭腹腔时注意更换手套,选用没使用过的器械;术毕碘伏稀释液或抗生素冲洗腹腔,在腹膜外组织逐层关闭过程中,要以碘伏反复浸泡数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引流,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4]。切口每层缝合要严密,避免遗留死腔。
, 百拇医药
    3.2 出血多见于病人肥胖,脂肪层厚,阑尾暴露困难,系膜结扎不确切,而且阑尾系膜质脆,结扎线易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遇到该类病人,可适当扩大切口,同时可应用膀胱拉钩、压肠板等器械来充分暴露术野,直视下将系膜血管结扎牢固,结扎线要距系膜边缘有一定距离,及时剪线避免牵拉造成线结松脱。

    3.3 黏连性肠梗阻的发生与腹腔内感染炎症重、过度牵拉刺激肠管、手术操作粗暴、术后未及时下床活动等因素有关。术中应提高手术技巧,操作轻柔,节省手术操作时间,同时可应用几丁糖等药品来减少肠黏连,术后要注意早期下床活动。

    3.4 腹腔脓肿多为阑尾化脓穿孔,阑尾切除后,腹腔冲洗不彻底,引流不畅所致。如术中发现为局限性腹膜炎,则不必冲洗,仅用盐水纱布拭净即可。如为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内广泛积存脓性渗出液,一定要彻底清除,反复冲洗至抽出液澄清,放置多孔引流管。

    3.5 本组患者发生2例肠瘘,均为阑尾根部坏疽穿孔,伴有弥漫性腹膜炎,形成腹腔脓肿且病程超过3d。在清理脓肿,切除阑尾后,根部结扎线脱落或割裂,出现肠瘘。因术中放置腹腔引流,术后引流通畅,经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愈。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术中不可强求切除阑尾,已形成脓肿的,只做脓肿切开引流即可,还能找到阑尾可以切除的,阑尾残端一定要结扎牢固,盲肠壁切口要双层缝合好,临近结肠系膜覆盖固定,并放置腹腔引流管。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急性阑尾炎作为一种常见急腹症,如果能做到早期明确诊断,把握好手术时机,选择恰当的手术切口及手术方案,遵循无菌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使病人获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腹部外科手术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19.

    [2] 吴在德,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0.

    [3] 欧阳丹明.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4,2:94.

    [4] 刘秀新,许大勇,黄显利.碘伏原液对196例急性阑尾炎预防切口感染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2006,16(11):1702., 百拇医药(王喜)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小肠、结肠疾病 > 阑尾炎 > 急性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