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颈椎病
编号:13735290
针灸治疗颈椎病50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日 《维吾尔医药》 20134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针灸治疗50例颈椎病患者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区别。结果:总有效率达98%。结论: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快且效果显著,无副反应。

    关键词: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患者占大多数。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韧带以及关节囊退变、颈椎骨质增生等的病变,压迫或刺激颈神经、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及周围软组织引起的综合征候群,所以亦称颈椎综合征。颈椎病属中医学“骨痹”、“眩晕”、“痹证’等范畴,其特点是反复发作、难以根治[1]。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使用针灸治疗颈椎病5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颈椎病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55.5±7.8)岁,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1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4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3天。

    2 临床症状

    2.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

    颈肩、颈项、肩背、肩胛上背、上胸臂、上肢等处疼痛或麻木等不适,其疼痛性质呈钻痛或刀割样痛,也可以是持续性隐痛或酸痛。当咳嗽、喷嚏或上肢伸展以及颈部过屈、过伸时均可诱发或加剧疼痛。部分患者常诉说有一侧(患侧)上肢沉重无力、部分手指麻木或蚁走感。神经根紧张试验酸痛或麻痛加剧。X线正侧位片表现为椎体前后缘上、下面唇样骨性增长及变尖,以后角为主,椎间隙不同程度变窄,钩椎关节间隙变窄,钩突变尖。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韧带钙化等[2]。

    2.2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是头痛、眩晕和视觉障碍。头痛呈发作性,持续数分钟、数小时乃至更长;偶尔也可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疼痛的性质呈跳痛(搏动性痛)或灼痛,而且局限于一侧颈枕部或枕顶部,同时伴有酸、胀等异感。疼痛多于早晨起床后、转动头颈部或乘车颠簸时发生或加剧。疼痛发作时,常自颈部,迅速扩展至耳后及枕顶部,或向眼眶区和鼻根部放射。眩晕也是本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呈发作性眩晕,常因变换体位、头部过度旋转、屈伸时诱发或加剧,其性质为旋转性。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等,可为瞬间即逝,也可长达数小时或更长。发作期间常伴有耳鸣和听力减退。视感障碍表现为发作性视力减弱。出现闪光、暗点、视野缺损以及偶有复视、幻视等。X线左右斜位片示椎间孔变小。

    3 诊断标准

    3.1 诊断标准: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3)颈、肩背部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4)颈部活动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3.2 排除标准:

    排除颈椎骨关节结核、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合并高位脊髓压迫症及内脏器官急重症患者;孕产妇;未能按照实验计划完成针灸治疗疗程者。

    4 治疗方法

    4.1 选穴方法

    主穴:旁夹脊穴,加双侧风池、风府。配穴:(1)神经根型:肩胛上背痛配肩髃,上肢酸痛配曲池、外关。(2)椎动脉型:头晕、头昏配百会。两型均配合温灸颈椎局部[3]。

    4.2 选穴标准: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经穴定位》。

    4.3 操作方法:让患者取俯位或坐位,选定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选择40号2.5寸毫针。

    (1)颈椎夹脊斜刺1寸左右,以颈椎棘突旁开1.5寸,针尖朝向颈椎方向。

    (2)风池穴采用毫针,针尖向对侧眼球方向,深1.5~2寸,针感酸胀明显,遍及整个后头部。风府穴直刺1~1.5寸,针尖向下。

    4.4 疗程:每天治疗1次,每次50min,7次为1疗程,疗程之间间隔3d。观察3个疗程,统计疗效。

    5 疗效观察

    5.1 疗效评价:(1)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2)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3)好转: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生活不能自理转为生活能够自理。或者失去工作和劳动能力转为劳动和工作能力有所恢复。(4)未愈:症状,体征和治疗前相比无变化[4]。

    5.2 治疗结果:经上述方法治疗3个疗程后,50例中,临床治愈20例,占40%;显效22例,占44.0%;好转7例,占14.0%;无效1例,占2.0%。总有效率达98%。

    6 讨论

    颈椎病多由于工作姿势、生活习惯、劳损或肝肾不足,精血不能濡养筋骨致局部脉络空虚,复感风寒湿邪,使营卫气血不和,经脉闭塞不通而发病,从而产生项背部不适或疼痛不已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针刺夹脊穴可疏通督脉及太阳经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改善局部微循环,具有调节神经、血管功能的作用。椎间隙狭窄者配合颈部牵引,可以加大各椎体间的间隙,缓解神经血管的压迫状态而减轻症状[5]。针刺也可以解除痉孪,消除炎症,减轻或解除神经根刺激症状;可以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对脑部的血液供应,起到缓解症状,减轻晕厥等不适症状。在治疗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配合治疗,消除其紧张心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采用正确的工作姿势,注重预防颈部过劳与受寒,工作一段时间后要起身活动颈部,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战胜疾病,配合治疗护理,这样才能使颈椎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参考文献:

    [1]杨学双. 颈椎病的诊断与针灸治疗[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32)

    [2]梁日楚. 神经根型颈椎病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6)

    [3]张敬翠.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32)

    [4]刘兵.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J]. 上海针灸杂志. 2012(01)

    [5]冯庆奎.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临床观察[J]. 华西医学. 2009(09), 百拇医药(王丹)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