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802436
产后缺乳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2015年第1期
     【关键词】产后缺乳;中医;西医;治疗现代进展综述

    母乳哺育是医学上公认的最健康的育儿方式,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心理和生理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很多产妇生产之后不能正常产生母乳,影响了婴儿的生长发育,成为医学乃至社会上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医学角度上的产后缺乳指的就是女性产后没有乳汁或者仅有少量乳汁,满足不了婴儿的需求,轻者发生于产后几日至半月,重者发生于整个哺乳期,又称为“产后乳汁不行”或“产后乳汁不足”[1]。对产后缺乳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成果,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对产后缺乳的现代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1 发病机理

    1.1 中医病机

    周燕蓉[2]指出,从中医角度故气血亏虚,肝郁气滞,乳络闭塞为缺乳的主要病机。并辩证的将产后缺乳归纳为“气血虚弱”型和“肝郁气滞”型两种类型。临床治疗重在疏肝理气,补益气血,兼顾活血祛瘀,通络下乳等。张宇[3]通过分析古代医学典籍中对产后缺乳的记载,总结出了该病病机:气血虚弱使乳汁形成出现了障碍;分娩失血过多导致气血亏损影响乳汁产生;生产后心情不舒畅致导致肝郁气滞产乳通道受阻。

    1.2 西医病理

    江彬彬[4]总结了影响乳汁分泌的原因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分娩因素、乳房及乳头因素、母婴身体因素、食物因素和药物因素等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7 字符